其中也給外界一個透明的訊號。以免國際上那些總是打著國家安全為名,封鎖競爭對手的口實。當然,藍星公司的技術釋放越多,反而越能堵住那些人的嘴。因為他們也慢慢發現擺脫不了藍星的技術和產品。

到一定時候,藍星公司也可以仿效前世米國,動輒就拿起科技大棒制裁他人。

時代發展就是世界的融合過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產業互相交叉。誰也無法將所有的產業鏈配置齊全。所以誰掌握了代表未來的高科技產業領頭技術,誰就掌握了話語權。企業也就越來越安全。

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品日新月異,產業升級、材料換代步伐加快。新材料技術與奈米技術、生物技術、資訊科技相互融合,結構功能一體化、功能材料智慧化趨勢明顯,材料的低碳、綠色、可再生迴圈等環境友好特性倍受關注。

正因如此,馬由在打造第四研究院的時候,也是不惜血本。無論是實驗室的建築規模,還是裝置配置,都是按頂級規格進行的規劃。

第四研究院無論是硬體、還是人員配置。反超其他三家研究院。為了緩解京城研究院辦公日益擁擠的狀況,其中動力研究所、汽車研究所以及和材料有關的其他專案組,也都全部遷移到鷺島市。

今天來到鷺島參觀的,大多是南方城市的學生或科研工作者,他們同樣和京城的那些參觀者一樣,驚歎著這個極為神秘、卻又如公園般的園林建築組成的實驗室。馬由還僅僅開放了地面建築部分,這是和藍星大學共用的實驗室。而地下建築,卻是密級極高的區域。現階段不可能開放。

“動態力學分析儀、電子拉力試驗機、石英晶體微天平、高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原子力顯微鏡、……好多世界超一流裝置!”

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對結伴而行的幾位學生解說到,一一給他們介紹著這些裝置的用途。那些大學生,還沒有接觸到這麼高階的裝置和儀器。

“聽說掃描電鏡很昂貴,藍星集團真的有錢呀!”一位看起來見識不錯的學生也補充到。

“那是,毫不誇張的說,用牛逼的掃描電鏡做實驗,你就是薅根頭髮絲下來掃一掃,那都是一篇SCI。用普通電子顯微鏡做實驗,資料做的再好,也很難上《Nature》、《Science》。”

更多的學生是一臉懵逼,只知道這裡超級現代化,很先進。

其實,還有更多那些發達國家的研究機構,也不擁有的各種不知名裝置、儀器,琳琅滿目,讓參觀者看得眼花繚亂。

大部分參觀者逐漸散去,學術報告廳這是也坐滿了部分參觀者。

主席臺上,佈置好了採訪會場,好似一檔綜藝節目一般,各種燈光和座椅等一應俱全。 在2000多名參觀學生見證下,焦點電視臺記者對研究院的硬體、開展的專案、研發取得的成果等,從更多的角度,進行了採訪。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那短短20分鐘資料片,沒有介紹到的方面。

當然這些問題提綱是實現和馬由溝通好的,默契地沒有洩露一些涉及保密的東西。馬由也深入淺出,對電視觀眾和來訪的學生們,進行了一些科普性的介紹。也藉此機會,介紹了藍星大學招收研究生,要強化在實驗室、工廠進行各種科研工作的的辦學理念,相信無論是觀眾還是參觀者,結合今天看到的實驗室硬體,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採訪最後,馬由還和眾多參觀者進行了互動,結束時,他還邀請焦點電視臺一會前往北區校園去進行採訪。

研究院開放日結束,馬由暫時也沒有離開鷺島。他將親自完善他在這裡的私人實驗室的裝置、儀器的安裝除錯。同時和大多是新招聘來的科研人員,進行各種磨合。儘早進入專案研發。

東南亞的金融市場波動已有些明顯,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但其實已暗潮湧動。各路牛鬼蛇神正在下網,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