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國產電腦起航
章節報錯
這個學術網站對於《仰望》期刊的人工編審,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試想每一篇論文,首先就要確定是否有抄襲。逐字核對,那簡直是一個好大的工程,而且每週都要釋出20篇左右的論文,需要多大的一個編審團隊,才能完成。有了智慧鑑別,就能大幅度節約編審的人力和時間。
馬由這麼注重防範抄襲,就是要阻斷抄襲的土壤,這樣才能促進華國學術界的自然淨化。否則很多人想走捷徑,走著走著就忘記了初心。
學術網站,馬由計劃命名為《科訊網》,這個網站構建起來很容易,其實就是《藍星數字圖書館》的一個延伸運用,或者說就是數字圖書館的一個簡化版本。
網站中的資訊,除了全球各種學術期刊、新聞報導等公開發表的論文、文章全文刊登外。其他都是從數字圖書館最低一級(6級)許可權中,摘錄成概要。而5級以上,則都是以動態、猜想或者趨勢等簡略的資訊形式進行釋出。
網站也準備用全中文形式,這個網站他暫時不準備雙語言。期望透過這個網站可以幫助到華國所有的科研機構、大學等。
但要構建這個《科訊網》這個學術網站,首先要對藍星自己的數字圖書館進行完善。然後再簡化、釋出。
馬由將這個網站的建設,交給了星兒來完善。數字圖書館今年3月,已逐步對藍星在英國、弘崆及京城的三大研究院開放。但閱讀許可權劃分得非常嚴格,只有完全經過了背景審查的京城研究院專家學者、集團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才有可能提升閱讀許可權到5級、甚至4級。
3級許可權只有文勇、高雲擁有。無限制的許可權僅有馬由一個人享有。只是他幾乎用不著這個圖書館。科技樹和星兒那裡的資料庫,就是圖書館的來源。
各個許可權等級內的資訊開放許可權,也不是一成不變。隨著科技發展,會逐步解封更多的上一級資訊。當然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分析和運算。不過這些瑣碎的事情,由星兒和人工智慧助手宇兒完成。
馬由理清楚大獎、學術網站和數字圖書館事宜後。回頭審閱起最近的銷售報表。
距離秋季新品釋出會已過去了一個月,各個產品的銷售資料非常亮眼。
手機果然是數量為王的產品。因藍星手機的技術,是基於CDMA基礎上改善而成的2.5G數字通訊,訊號傳輸更強、覆蓋範圍更廣。讓使用者的手機耗能更少,通話更清晰、管理難度低。因而剛面世,就開啟了市場。獲得了廣大的使用者擁戴。
僅第一個月,全球銷售就達到了450萬部,其中華國佔了200萬部。國外250萬部中,最多的還是豪華型號,其中旗艦版居然時常缺貨。工廠也在不斷調整各種型號的生產計劃。國內因為藍星通訊為了搶佔市場,採用了諸如存話費送手機之類的促銷活動,所以大多是相對便宜的手機出貨量最大。而高階機則是加500送靚號的政策。也促進了旗艦版的購買熱情,達到了40萬部的銷量。
國際上和藍星手機旗艦型競爭的機型,只有摩托羅拉今年上市的“掌中寶”StarTAC還有點抵抗力。前世這款手機在國內市場也是風靡一時,奠定了摩托羅拉翻蓋手機的地位。這款手機全球的總銷量超過了6000萬部,可謂明星機型。
諾基亞今年也是他們的人生巔峰,從去年開始,產銷量就直逼摩托羅拉。原本歷史上,他們今年就超過摩托羅拉成為銷量第一。
但現在由於藍星手機異軍突起,無論造型、功能、價格都全面壓過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旗艦型導致摩托羅拉“掌中寶”這種高階型號的銷量大幅下滑。而因為藍星手機型號覆蓋面極廣,又直接衝擊了諾基亞中低檔型號的銷量。
藍星手機在國內唯一的缺點,就是基站覆蓋面較窄。不過基站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目前已在全國3線以上城市全面施工。
也正因藍星集團的手機僅一個月就達到了400萬臺的產量,讓彼世界這一年國內生產總量至少要翻2番。距離月底還有1個半月,至少還有400萬臺以上。
前世歷史上的1996年,津城的摩托羅拉手機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大幅領先其他省份,手機產量超過200萬臺。成為華國第一個手機制造的集中地,全國也就400萬臺。
從1996年到1997年底,短短一年,華國手機產量從400多萬部暴漲至5000萬部,翻了將近13倍。
電腦在這時,因其運用範圍更廣,比手機更受歡迎。但因馬由堅持高階路線,昂貴的價格,導致銷售數量上相對手機要少許多。不過,膝上型電腦尤其是超薄型《藍星蟬翼96》,在國外基本上是到貨就一搶而空。專業性筆記本和一體機銷售稍微少一點。各型號電腦一個月總計達到了120萬臺。
伺服器和工作站在國內的銷量超過了國外,這方面國內本就欠賬較多,之前是需要珍貴的外匯,現在華幣就可以購買,很多機構、大學、企事業單位紛紛出手,這個月竟然達到了30多萬臺,境外只銷售了10萬臺。企業消費要理性許多,他們相對保守,在沒有驗證藍星電腦的效能前,還是信任米國的品牌。
發動機的銷售只能算正常,摩托車發動機這個月銷售了70萬臺,汽車發動機銷售了8萬臺。雖然數量還偏少,但一個新品牌起步階段已很不錯了。
此外,藍星集團的CPU、記憶體條、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等元器件,也開始陸續投放市場。國內電腦品牌商最先採購,但組裝機市場大爆發,是這些元器件的最大銷售途徑。
其實電腦整機本身很簡單。核心元器件就只有電源、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硬碟等。稍微學習一下,就能自行組裝。這也是馬由放棄低端電腦開發的原因之一。
組裝電腦為華國普及電腦做了巨大貢獻。但可惜的是,國內的計算機企業大多不研發自己的核心部件,幾乎都是偽高科技公司。例如戀享公司,這時已成為了華國銷售第一的公司,但幾十年後,企業的根本性質依然沒有變化,還是一個組裝電腦的公司,完全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戀享還花費12.5億美元巨資,購買IBM淘汰的電腦業務。完全浪費了寶貴的資金和時間。
果真企業上市後,性質就變了。資金充足,享受政策,躺著賺錢那會花費心思去辛苦做研發。這家公司最奇怪的是,當摩托羅拉被市場淘汰後,他們又後知後覺,準備進入手機領域,竟然又花費了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購買了二手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
僅僅這兩筆資金,無論在電腦還是手機,若用於研發,比國內其他公司起點都高太多。若企業理念是創新型和研發型,堅持幾年下來,怎麼也會擁有自己的一些專利和核心技術。
最可惡的是,在國內賺了大錢後,戀享還是忘記了初心。原本是華科院出資、國家也給予大量政策,提供官府團購。本意是讓這家公司成長為科技類公司,可最終淪為“買辦性質”的企業,透過繼續用進口的元器件,組裝成整機賺國人的錢,保住鉅額利潤,卻在米國低價出售同款產品。
甚至後來戀享的高層,面對國人質疑時,大言不慚辯解說“戀享不是華國公司”,為此徹底失去民心。
因熟知這段歷史,馬由早早將這樣的公司直接將其打入黑名單。加之戀享已上市,這時底氣十足、故步自封。在10月的技術交易會上,對與藍星集團的技術合作,也沒有絲毫誠意。僅僅簽訂了採購CPU晶片、記憶體條、機械硬碟等採購協議。
馬由也不著急,國產個人電腦這時已開始起步。再過幾個月,就會有同方、七喜、神舟等眾多電腦品牌創立。相信這其中,總有幾家會走向自主研發的道路。他再尋找機會扶持幾家企業。
何況華為公司的發展軌跡已產生了變化,他們果斷進入了電腦市場,在藍星集團的幫助下,正開始研發膝上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目前已進入了尾聲,正在建造生產線。這樣可以使華為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依照他們的發展慣性,早晚也能成為偉大的科技企業。
相信他們能夠在電腦領域,率先走出一條有華國特色的科技道路。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