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好萊塢的訣竅(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人工智慧助手宇兒的“輿情監控”分身,有很多的引導及煽動。
第一天的票房表現,拿到國產票房冠軍已有較大把握。甚至超過千年《獅子王》4100萬的票房,都很有信心。正好給國內的電影市場打一針強心針。不過想要超過前世2008年上映的原版10.01億華幣是不可能的了。全球票房超過原本的6.31億米元也可能性不大。畢竟提前了12年時間,數一數二的票倉華國正是電影業最低迷的時期。
馬由也不遺憾,他的資料庫中好電影、好素材很多。第一炮捨棄一點票房,換來了開門紅,打造了三易影視公司的信心和品牌,還是非常值得的。
正在這時,秘書通知,陶國慶帶著三易影視公司高管和幾位導演,登門拜訪。馬由走進6樓董事長專用會議室,見8位導演全都在場,心中有些明瞭。
相互祝賀了新年後,陶國慶說道:
“馬董,今天大家找你,就是商量一下是否抓緊一點節奏,開始拍攝真人電影,大家見到《風雲》和《功夫熊貓》的成功,都信心爆棚。”
馬由掃視了眾人一圈,見都是熱切的眼神。心中也是一嘆,這些人還是沉不住氣呀。華國電影市場,沒有幾年是復甦不了的。現在拍攝再好的題材,都很划不來。之前制定的策略是電視劇為主、動畫電影、綜藝等輔助。渡過這幾年低迷期再說。
“你們具體有什麼想法嗎?”
郝雷是三易影視的總裁,雖清楚過早介入電影市場時機不對,但耐不住這麼多導演鬧著要上專案,他也只好帶著他們來請戰了。他回答道:
“我們今天開了一上午的會,討論了幾個劇本,感覺電視劇接下來拍攝《劍仙1》實際成熟了,安排了周導、李導和徐導三位來聯手打造。劇本是馬董提供的,我們看了也都很喜歡。電影的確沒有最終的定論,收集了一些劇本,但大家還都沒有把握,所才來找你請教一下。”
馬由聽到這裡,餘光看了蔣文導演一眼,心知肯定是這位大俠耐不住寂寞了,又不願意拍攝電視劇,總覺得大熒幕才是導演的真正戰場。這也是華國導演界普遍的心態。
“電視劇我沒意見,《劍仙1》完成了以後還有2、3、4。也可以在《劍仙》完成後,或者同步拍攝我的《書劍恩仇錄》。”
“太好了,我們都是你的書迷,一本比一本好看。剛出的《射鵰英雄傳》我可是愛不釋手呀。陸續將你的搬上熒屏,觀眾一定會很高興。而且我們的特效技術,一定能把武術那些如夢如幻的場景拍攝得非常漂亮。”
雷德龍是走藝術路線的,他對來到三易影視非常高興。在英國時,他就清楚藍星集團的科技實力,加入公司後,更加超乎他意料有如此先進的裝置, 若拍攝不出好東西,要麼是水平問題、要麼就是劇本問題。聽到馬由同意上《書劍》這部暢銷書,自然雙手贊成。
“至於電影,你們有哪些預案呢?”馬由問到。
“我們手裡劇本還是收集了不少,簽約的有《鴉片戰爭》、《有話好好說》、《甲方乙方》……等。結合我們的優勢,我們都認為拍攝《鴉片戰爭》這種需要大量特效、場面宏大的題材,比後面那幾部都市言情類的題材,成功把握更大一些。”
馬由聽著他介紹,大腦中同時在搜尋前世的資訊。還不錯,都是前世的1997年以後票房前十的劇本。其中97年國產影片最高票房就是《鴉片戰爭》,拿到了7200萬華幣。其他都是30004000萬。看來他們這段時間,花費一定心思。
“同意先拍攝《鴉片戰爭》,這是我們國家一段無論如何不能忘卻的歷史。不僅要拍攝,還要拍好。這類題材,總比那些情情愛愛有意義。”
“今天影視公司的高層基本都在這裡了,我在米國接觸了一些好萊塢的老闆、製片或導演。有些感受我正好給你們聊聊。”
“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影工業上的常青樹,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好來屋電影將可遇不可求的藝術創造靈感和工業化流程生產,完整的融合了起來。”
“藝術創作是很主觀的東西,一個文娛產品你把它創作出來,能不能有傳播力、口碑好不好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