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封面人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任振飛腦海中立刻出現了“功……”那四個字。不過,國家現在正大力改革開放,這是國策。華國早已不是封建社會,這個少年有些杞人憂天了吧。不過適當拿一些東西出來做貢獻,總是好事,這是格局。
這時他有些釋然,但心中疑慮並未全解。堂堂藍星集團怎麼就看上小小的華為公司了呢。馬由也不太好解釋,總不能說知道他們以後的發展潛力吧。所以才有了前面敘鄉情時發生的小烏龍。
不過馬由不會再解釋。機會給了,對方是否願意抓住,就不是他能把控的了。
長宏集團就是如此,好在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現在液晶面板生產線火力全開,產銷兩旺。已在亞洲擁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了。再不會重走前世老路,去賭等離子技術路線了。而且他們的高檔液晶電視已率先在華國面世,提前搶佔了倭國在這個領域的高階市場。獲得了高額利潤、贏得了不小的口碑,也促進了傳統CRT電視的銷售。
任振飛思考片刻,沒再猶豫,迅即答應下來。他本就是十分果斷的性格,現在出現了好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兩人就技術方面的合作達成了更廣泛的意向,具體由集團招商部門和華為公司洽談。
送走任振飛,馬由心中也鬆了一口氣。這是一家真正的科技企業,但願透過合作,能夠規避前世一些磨難。不過現在的華為距離被盯上、打壓的時間還很遠。而且藍星集團現在已介入移動通訊裝置,更容易成為靶子,加之華為聽從了建議,提前佈局手機、半導體業務。已和前世軌跡發生了變化。
沒一會,馬由的辦公室又迎來了33歲、正式當打之年的李樹福。
1994年,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李樹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剛開始,儘管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他還是在臨海市徵地850畝,打著造摩托車的幌子,籌建了吉利“豪情汽車工業園區”。
1997年,川省一家生產小客車的企業瀕臨倒閉,精明的李樹福看到了機會,最終吉利投資1400萬元,成立了川省吉利波音汽車製造公司,並拿到了小客車、麵包車的生產權。從此開始正式進入汽車領域。
“馬董你好,我們的摩托車發動機就是採購你們藍星發動機廠的產品,不得不說,各項指標比進口的都要好。”出生農村的李樹福一副圓圓的肉臉,十分喜劇的樣子。
“你好,李總。很高興見到你,你可是民營汽摩企業的希望呀。”
“不敢當,不敢當。在馬董面前擔當不起希望兩字。唯有努力去闖而已。對了,我計劃長期從你們這裡購買摩托車發動機,還準備生產汽車,也需要發動機。看我們之間能否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呀。”
李樹福可是面帶“豬”相、心頭嘹亮。順杆子就攀附上來。
馬由知道他是一個最會抓機會的人,吉利的發展就是一個蛇吞象的歷程。微微笑著看了李樹福一眼,答應道:
“我們不是已經在合作了嗎?不過我有幾個建議,你琢磨一下。”
“第一,你開始進入汽車製造,沒有錯。但汽車絕非4個輪子加個沙發那麼簡單。除了發動機不同外、底盤、變速箱因體積、尺寸動力驅動方式、乘客數量,意味著安全防護和摩托車完全不同,量變到質變。所以起步時,多點耐心將設計做得儘量完善,或許事半功倍。”
“你們起步階段選擇經濟型小車,這是目前華國汽車最大的市場。但競爭者也眾多,津城夏利、渝城奧拓、西京奧拓等。其實,消費者大多並不懂技術,而能吸引他們下單的,不少是車輛的顏值。同樣價格情況下,漂亮的外形車輛一定好賣很多。若你們自己沒有把握,我們可有償服務,給你們提供整車設計或外形設計。”
馬由心中就有一款前世12年後(2008年)吉利的熊貓車。其造型非常喜人,前大燈組被黑色圍住,像大熊貓的眼圈,尾燈則模仿大熊貓腳印設計成一大四小的五個燈組,構成首尾相接的熊貓造型,這種“仿生學”的設計在國內比較少見,這使得該車造型更為乖巧、獨特。十足的小清新範兒。
只可惜生不逢時,彼時Spark、QQ、比亞迪FO、奔奔等微型車同臺競技。熊貓車又貴了1萬多,導致銷售欠佳。
“第二,品牌是一個至上而下的覆蓋。若一開始車型定位就很低,會給大眾一個印象,這家企業生產的都是廉價汽車。大家都要面子嘛,哪怕幾萬元的車子,也是希望是名牌。所以有機會去收購一家國外效益不好的汽車公司,將他們的技術搬回來消化,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研發隊伍。當然,這樣會花費一點冤枉錢,但若利用這個品牌境外的渠道,增加銷售或許也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