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晶圓代工廠
章節報錯
次日凌晨,完成修煉後。馬由走出莊園到海邊跑步。陪同他慢跑是4名從特種部隊退役士兵中挑選出來、可重點培養的年輕隊員。之前從英國、弘崆本地僱傭的保鏢,只留下了4名有持槍證、身手不錯、並經星兒嚴格審查背景乾淨的英國保鏢,這4人被馬由從他們原公司買斷了合同。其他安保人員還在僱傭合同期內,馬由將他們都安排到藍星安保公司擔任專業教官。
除幾名常駐莊園的安保人員外,馬由身邊保留2組各4人,其中兩名華人、兩名西方人。平時兩組人員輪流休息、訓練。若按馬由的性格,他實在不願身邊隨時有這麼多人,但他也不願意被一些小事情騷擾,更不願因這些騷擾暴露自身的實力,不得已參照其他大亨,出行時都有保鏢環伺。
晨跑20分鐘,馬由又來到海邊小公園的草坪上,開始拳法訓練。今天他沒有迴避4名華人保鏢。還提示他們可跟著學習。這幾人已跟他有一段時間了,對他們幾人馬由天天都在實施心靈感應。確認他們忠誠度足夠後,今天他將自己的一點秘密透露出來,也有促使他們更加忠心的意圖。軍人出身都保持著對強者尊重的習慣,何況給他們的待遇極高、家裡也安置很到位。
這套拳法是前世科學家們從華國數千年古武技法中,研究百年總結,提煉出一套攻防兼備的拳法。對身體要求極高,適合基因進化後的人類修煉。並經歷了500多年的不斷完善和檢驗,最終濃縮出的版本。因集合了諸多傳統古武精髓,其威力十分巨大。就如身邊這些特種兵,甚至擅長搏擊的兵王,他現在的功力都可輕鬆應對10人以上。
關鍵是他的力量、速度尤其是神經反應,已是特種兵們望塵莫及的程度,這就造成了他可以擊倒對方,而對方卻無可奈何。只能靠人數以及狹窄的室內空間裡,才有一絲可能,對馬由產生少許傷害。若在室外空曠場地,幾乎無人能近身,就談不上有效攻擊了。
4名保鏢看著馬由好似無視地球重力一樣,做出各種無法理解的動作,輕舞飛揚,不僅美觀,還讓他們感到一陣陣威脅和壓力。幾人知道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明功法,都全神貫注觀摩著。15分鐘結束,馬由神清氣爽地笑著問道:
“大家記住了幾成?”眾人苦笑著搖頭,這些招式實在太過精妙,他們一招都記沒有記下來。
馬由暗自輕笑,這才對了。沒有功法配套,只學招式也可以,但難度實在太高。他安慰道:
“這是我爺爺從小教我的一種古武搏擊術,你們第一次看,記不住這些招式也算正常。我會將這套功法拆解成圖文,你們以後慢慢理解練習。不過在修煉這個功法之前,你們的身體素質還要重新評估。只有建立在強悍的身體條件基礎上,才能修煉高深的功法。否則身體承受不了這種強度。”
馬由說著,心裡也在想,他可以逐漸釋放一些初級的強身功法給安保和新團員們,這樣才能短時間內提升他們的潛力和實力。這需要他回去和周密商議一下再確定。
“謝謝老闆,我們會努力的。”4人齊聲應道。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回去吧。”馬由揮手,率領4人往莊園跑去。
吃過早飯,張興國踩著時間點來到莊園。他要陪著馬由去往藍星科技園區視察。
張興國上了馬由的專車,乘路上的時間,他彙報了這段時間藍星弘崆公司的一些工作情況,還特別提到現在周邊環境清爽了許多,再也無人騷擾。
馬由暗自笑了。這是上次聽到彙報弘崆這邊幫派林立,治安不好。已逐漸影響到藍星集團的業務開展。他回到京城,就讓周密安排人,僱傭了3批國際僱傭兵,秘密潛入弘崆,輪流對這裡的黑幫,進行了幾番清洗。重點照顧了那些打過藍星集團主意的人和組織,哪怕是他們僅僅透過中間人傳話,同樣都被無情地清洗了一遍。
藍星集團要長期在這裡發展,需要擁有一個穩定、平和的環境。對待思想還停留在7、80年代,以幫派為榮的這些社會渣滓,他只能用強大的武力,迅速獲得他們的“尊重”。
面對成建制、雙手充滿血腥、且武裝到牙齒的準軍事組織,這些小混混組成的黑幫,幾輪打擊下來,他們就哭爹喊娘。他們也知道弘崆來了一條過江猛龍,且藍星集團還和總督府關係甚密,連報復的心思都不敢留存。
這一番以夷制夷的暴力手段,也換來了藍星集團長期的安寧。加之藍星安保公司大量招聘退伍軍人,輸送到弘崆藍星公司至少都有200人的隊伍。每天早晨在科技園區、集團辦公大樓前,如軍隊般整齊劃一的訓練,震懾了不少暗中觀察的小混混們。
藍星弘崆集團副總裁顧家明博士,在園區晶圓廠門口,迎上了馬由一行人。在腦海中,星兒迅即將顧家明的簡介顯示出來。他在米國加州理工畢業後,加入英特爾公司4年。因他的專業和研究方向是半導體領域,擅長半導體生產管理。第二批招聘會被藍星集團錄用,且被馬由任命為藍星華國集團副總裁,主管IT硬體製造板塊業務。
經星兒暗中稽核,馬由暗自將他作為繼文勇、李陽、高雲、周密、張興國等人之後的大將之一培養,優先順序還在杜啟才、周天宇等副總裁之上。
“顧博士,你好,家裡都安置好了嗎?”
顧家明入職後,先到京城總部進行了一段時間集中培訓。利用這段時間,他將妻子和小孩都安排在蓉城老家。這也是馬由給他的建議,因為將來半導體產業主要在西部如蓉城、西京等地佈局。
“謝謝董事長關心,都是川省人,回到家鄉都很樂意。老婆的工作、小孩入學等都安排好了。集團行政部門期間幫助很多,真的很感謝!”
“應該的,你們都是集團的骨幹,我得給你們服好務。好了,我們都別客氣了,帶我們看看晶圓工廠的情況吧。”
“好的,大家這邊請。”
顧家明來到弘崆有20多天了。對科技園區已很熟悉,尤其是晶圓加工廠這個板塊,他吃住在現場,盯著廠家派來的工程師,完成了所有裝置的安裝和除錯。他陪同馬由邊參觀,邊對裝置做了一些介紹。
“我們在弘崆的這家晶圓加工廠,比集團在德國的晶片廠裝置要先進不少。大多都是目前最新款型號組合而成。4條生產線設計年產量是8英寸晶圓200萬片。製程工藝最高可達0.35微米。董事長這次來升級這些裝置,肯定還有更高標準吧?”
馬由笑了笑,說道: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呀,生產線這些裝置主要靠全球採購,我們暫時還沒有能力生產,所以是否能完全滿足我設計的技術方案, 只有我這幾天改裝除錯後才能知道。不過這些裝置技術基礎就這樣,即使經過技術升級,最大作用還是大幅提高良品率和生產效率,減少故障率。當然,製程工藝方面,也有一定的改進空間。目標是0.25微米。不過這些技術引數,請你們一定要保密。暫時我們生產的晶片產品,還用不到這麼高的工藝。若提前暴露出去,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外宣傳,說和英特爾公司技術持平就行。”
“升級改造完成後,我會在控制系統裡,鎖定到最高0.35微米,其他等市場時機到來,再開放出來。對了,人員培訓怎麼樣了?晶圓代工廠的負責人考核得如何?”
馬由知道,明年英特爾公司的奔騰2處理器,內含750萬個電晶體,製程工藝也僅僅是0.35微米,要到1999年奔騰3處理器時,才首次引進0.25微米制程工藝。而藍星集團對標的彎積電,去年他們6英寸晶圓達到了創紀錄的百萬片。但製程工藝還遠落後於英特爾公司,最高只能做到0.45微米制程。直到2001年推出業界第一套參考設計流程,協助客戶開發0.25微米及0.18微米。才逐漸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顧家明這時問到這個問題,他也不好遮掩。簡單介紹後,就岔開了話題。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