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裸眼3D電影(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易影視成立這三年,出了不少優秀作品,奠定了國內影視行業的龍頭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華國的電影市場,還遠遠沒有復甦。小池塘無法養大魚。”
前世是在2010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然跨越百億,較2009幾乎翻了一倍, 由此開啟了迅猛增長的過程,最終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票倉。
“我們在穩固華國基本盤的前提下,必須衝出去,攻佔西方票房市場。最終才能透過我們的作品,實現三易影視成立時的初心,賺外國人錢, 還能將華夏優秀的文化, 展現給全世界。”
眾人點點頭, 他們心裡也明白,三易影視每年10多億的利潤,看起來不少,但與藍星集團的產業比較,完全是九牛一毛。但馬由卻一如既往對他們大力支援,要錢給錢,要技術給技術。
甚至為了拓展市場,耗費鉅額資金,獨立建造院線,從而確保三易影視的作品上映時,能獲得規範的收益,從而孕育市場。但藍星集團的投入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馬由的確是在踐行他成立影視公司時說的構想。
“我們雖然在特效、影視拍攝和後期製作裝置、甚至一些拍攝技術上,遙遙領先全球。但客觀講,短期內,用我們東方元素的題材,貿然去衝擊好萊塢的霸主地位,短期內難有建樹。”
“我知道, 你們會說《哈利波特》、《福爾摩斯》等西方背景的,已在全球積累了數億粉絲,應該開發這些劇本。但大家想過沒有,我們自己的編劇有能力改變成英語或其他語言的劇本嗎?我們的導演和劇組,現在有能力拍好這些題材,駕馭好那些國外的藝人們嗎?”
馬由揮手製止了想要辯解的郝雷,繼續說道:
“不是敝帚自珍,我一直強調練好內功。但實事求是講,這些年我們的影視作品,若扣除特效、場景和畫質這些技術上的優勢後,描述故事的手法、臺詞對白、情緒調動、影片節奏、鏡頭角度、色彩渲染、背景音樂等,距離優秀作品,還相距甚遠。我們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而且,僅靠我的劇本,總是杯水車薪,治標不治本。現階段,我們需要一個獨門利器,迅速轟開西方票房市場的大門,讓西方觀眾、甚至世界電影歷史,都要有一筆濃墨重彩,這樣才可能事半功倍。”
不能讓他們產生依賴感, 馬由沒有給這些人透底,他手中的劇本夠三易拍攝上百年。於是耐心地給這些人溝通,激發他們自行創作的積極性。但畢竟不是藍星集團下屬企業,他只能透過說服,讓他們理解執行。
圍繞明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他計劃中可不僅是隻有智慧手機、移動智慧這個系列。他準備了一套組合拳,來讓華國IT產業迅速走出低谷。
前世2009年,一部3D影片《阿凡達》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影片使用的3D技術也引起全球普遍關注,推動了全球3D產業的發展。但那是需要佩戴3D眼鏡,效果和馬由擁有的技術也有很大差別。
而且,前世因3D電影面世時,還處在膠片時代。拍攝裝置、膠片耗費等,導致3D電影拍攝成本、製作成本和放映成本都極為高昂,偶爾一部大片可成功吸引觀眾,但高昂的票價,終究曲高和寡、無法成為票房主流。
但這一世馬由早早就開始普及數字電影器材,電影技術比前世領先了幾十年。拍攝成本更是低廉,即使3D電影的製作,也不會有多大的額外支出,當然院線攝影器材和放映裝置需要升級,但並非是高不可攀。
故此,現在是推廣和普及3D電影的一個時機。而且他準備繞過前世那種需戴偏光鏡片的技術,直接推廣裸眼3D,讓觀眾有更加真實、震撼的體驗。
“我建議,三易影視率先開始拍攝裸眼3D電影。用領先的技術,引領電影市場的發展新動向。這樣才能讓那些國外觀眾,對我們刮目相看。大家想想,即使我們的電影內容有瑕疵,但因為畫質、立體視覺衝擊,他們哪怕是看看熱鬧,體驗一下,也將給我們貢獻鉅額的票房。同時,也就記住了三易出品即為精品,至少也能獲得技術創新者的美譽,在電影史上書寫濃重的一筆。”
眾人聽到這裡,已有些明白馬由的意思了。想到立體電影那種效果,的確可以讓觀眾耳目一新。扣除高齡老人、嬰幼兒和貧困地區沒有條件觀看電影的人們,全球哪怕有效觀眾僅有10億人,至少也能達到10億人次,票房也將高達數百億華幣,這……太恐怖了。
前世,上百億票房的電影不少,如《阿凡達》168億華幣、《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162億華幣、《泰坦尼克號》126億華幣、《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120億華幣、《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120億華幣……。
見眾人一臉疑惑的樣子,馬由決定先讓他們體驗一下再討論:
“大家雖然在我們公司和每年的跨年晚會上,多少體驗過裸眼3D的效果,但諸位可能沒有全面觀賞一部3D電影,因此沒有直觀印象。這樣,請大家移步到看片廳,我們觀賞一部短片,大家有了直觀感受再議吧。”
馬由來之前就有所安排,讓助理先到看片廳做好了準備。他也攜帶了星兒隨意編輯的一部短片。
他可是很清楚,3D技術的普及,將給電影市場帶來多麼巨大紅利。
前世2011年《龍門飛甲》獲得5億元票房,2012年《畫皮2》獲得7億元票房,2013年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中,3D版本帶來的票房收入佔其全部票房的91.2%。
這些業績,說明了3D電影的巨大商業價值和潛力。從而催生了3D內容的大爆發和電影市場的持續火熱,甚至還對家庭以及個人市場產生了巨大的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