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由經過反覆評估後,選擇了在這所學校,擔任小學的科學課、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的實驗課老師。

他期望透過各種科技手段,“眼見為實”的生動示範,來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留下一粒粒熱愛科技的種子,薪火相傳。

孩子的世界觀,需要適當的方法去引導和培育。馬由相信,當孩子們都熱愛科學、崇拜科學家,就會少受娛樂明星的影響,避免成為狂熱的追星族,未來對社會更有作用和貢獻。

為此,馬由做了精心準備。

他帶來了一套沒有對外公開的全息互動式投影裝置,還給這座坐落在海拔1200米山頂的學校,捐贈了一座拼裝式板房,作為綜合實驗室,並配套齊備了常規的的實驗儀器。

除硬體外,他還讓星兒全面分析了小學科學課本、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的課本和學習參考資料。編制了一套對應的虛擬實驗遊戲,在遊戲形式中,寓教於樂,讓心性未定的少年兒童,激發起對科學的興趣。

這個理念,其實在藍星集團開發的第3代學習機裡,已有所體現。

但限於第3代學習機的運算能力、以及儲存量等硬體條件,學習機裝載的遊戲式實驗軟體,內容比較粗淺。而這次重新編制的實驗遊戲,依託高階硬體,讓遊戲式的實驗顯得十分逼真、直觀。

好在山區交通不便、資訊相對閉塞,孩子們也不會上網、逛論壇。否則如此尖端的裝置,只用於一座山區裡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實驗課教學,讓那些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知道了,情以何堪。不過,這臺全息投影儀他離開時也會帶走,否則這所學校可能就失去了安寧。

來到這裡一個多月,教學成效如馬由所設料。他很快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老師之一。這當然和他現階段的身體素質,以及寬闊的腦域,無時不刻散發出親和力不無關係。

除教學外,馬由每天都用心地觀察、瞭解這些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

他們分散在山區各處,每天要來回走1020公里山路。學校雖是藍星慈善基金捐贈,但當地教育局,只能按走讀學校的規格建造。否則學校日常管理和生活費用的投入就很大。貧困地區的地方官府,也無力撥付太多的教育經費。

這片地區,大多是裸露的石頭、土壤覆蓋少,農用地相對較少。村民們除種植一些產量有限的莊稼外,無法像鄰近森林的村民那樣,靠山吃山,採摘山貨補貼家用,生活較為艱難。

藍星農業公司和慈善基金也曾聯合考察過這片地區,但因找不到產業契合點,暫時沒有在這裡實施綜合開發、精準扶貧。僅是由慈善基金捐贈了一座九年一貫制學校,和100臺學習機等物質。

其實,經過這些年慈善基金的普查,類似這樣的偏遠貧困山區,華國現在還不少,龐大的貧困人口數。僅靠藍星慈善和藍星農業,幫助所有貧困地區脫貧,力量顯得杯水車薪。

孩子們雖沒有城市裡的小孩那種優越的學習條件,但他們每天跋涉在崎嶇的山路來回幾十裡,這種堅持,讓馬由既心酸、也震撼。他之前一個人,再艱苦,也有馬爺爺留下的一點財產,不會為基本生活發愁。降臨這個世界不久,便透過出售純平映象管技術,獲得了原始資本。

不僅改善了生活,還能購買一些昂貴的藥材輔助修煉。相較這些山區的孩子,他雖不幸成為孤兒,但還是幸福太多。

馬由內心告訴自己,一定要給這些孩子多做點什麼。絞盡腦汁後發現,僅靠在學校期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還是有限。關鍵要找到如何改變山區經濟現狀、發展產業、可持續性擺脫貧困辦法,才能讓這些孩子將精力主要集中在學習上。

透過這段時間的踏勘,結合私人衛星探測資料,這片山區沒有發現有經濟價值的礦產,唯獨漫山遍野的花崗石,可以做點文章。

可惜黔省的花崗石優良品種不多,只有芝麻灰、輝綠岩等。而這片地區的花崗石取樣分析,發現無論色彩、紋路都極為普通。

加之交通不便,採石及加工運輸成本偏高,幾乎沒有打造裝飾用花崗石板材等有經濟價值產業的可能性。

藍星集團從來都是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其成功的秘訣中,除擁有領先技術外,還有不從事低端原材料生產。即使少有的稀土礦產開發,也主要是為了戰略儲備。即使有極少量的稀土出口,也是經過精煉後的高純度稀土,附加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