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工業機器人(1)(第1/2頁)
章節報錯
初三,馬由和家人便離開了弘崆,乘專機飛回到蓉城。
他和家人一起,要在佳節期間去告慰親人,傳達自己現在快樂和思念的心情。除祭拜了養育之恩的馬爺爺外,給已故的父親掃墓。
這也是馬由第一次來到父親墓地祭奠,雖陰陽相隔,但馬由還是發自內心,最虔誠的三次磕頭,懷念這幅身體的親身父親。冥冥中,靈魂最深處發出欣慰的顫抖,直至一片清明。
一側的母親柳妍,也是飽含眼淚,默默告訴愛人,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足以撐起家裡的一片天。
隨後,馬由又陪同母親,乘坐自己的直升機,來到母親原深處大山區裡的單位,看望了離開半年的老同事、老鄰居們。小坐片刻,給他們送上了一些小禮物,收穫了一片祝福。
輕鬆、愉快的春節大假,一晃而過。馬由將家人送回滬上後,獨自返回京城。如往年新春開工第一天那樣,在?字塔辦公樓的一樓大廳門口,拱手迎接新年第一天上崗的員工們。一句“新年快樂!”的問候,履行他這些年一直堅持的行為,讓平時難得見他一面的員工,感到十分暖心。
主持了集團所有高管新年第一次工作例會。馬由當天便悄然離去,大家不知道的是,他這一走,就是小半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整個集團的高管們再沒當面見過馬由本人(視訊會議除外)。
……
馬由的“避世”,沒有影響整個公司,運轉依然順暢如一。
98年終總結暨99新年計劃會上,除釋出了對整個集團新年整體發展計劃原則剛要外,馬由還佈置了一個如何減少員工數量、提高辦事效率的課題。
解決途徑兵分兩路。
一路是集團總裁李陽,負責和管理穩固團隊溝通,針對公司現狀,探討一套機構精簡改革方案,解決管理層面的人員臃腫的問題。
另一路,就是高雲負責的京城研究院,開始對工業機器人量產,進行最後的技術攻關。
兩者結合,最終達到大幅度縮減人員結構的目的。
自1995馬由回國創業,到1998年3年時間,藍星集團透過併購等途徑,不僅迅速完成產業佈局,開始投入生產。同時也兌現了當初給官府的承諾,為國企改革、員工下崗再就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為此,馬由除正常支付併購款項、放寬安置下崗員工的補貼條件外,還專門設定了下崗工人扶貧基金、再就業創業扶持基金等。
藍星集團運營規範後,這兩個臨時設立的基金,便合併到藍星慈善基金,以及藍星銀行專項貸款專案中。
這些年來,藍星集團直接、間接解決了約65萬下崗工人的工作、生活及創業。
其中藍星集團旗下各企業,招聘下崗工人約50餘萬人。對併購中無法再上崗約8萬人的困難人員,每月發放生活補貼200元。3年時間裡,藍星慈善專項資金,善款支出共計5.76億元。各地官府也積極完善社保體系,預計再2年,所有下崗工人納入了社保體系後,藍星集團的生活補貼,才會結束。
另外,藍星銀行創業扶持專項貸款科目,完成幫扶性質的低息貸款達30餘億元。惠及17萬下崗工人,讓他們身後約51萬家人,保持了較為妥善的生活狀態。
藍星慈善基金還針下崗工人中的困難戶,設立了少年兒童教育補貼,減少這些下崗工人們的後顧之憂。且這部分教育補貼,並未侷限在藍星集團併購企業所涉及的下崗工人範圍,惠及1000餘萬家庭,善款支出達180餘億元。
雖說藍星集團直接接收、資助、補貼下崗工人人數,僅佔全國下崗工人總數不到1%。但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藍星集團一系列善舉,也啟發了不少地方官府,在安置下崗工人時,方法更靈活,更人性化。
同時還帶動了不少愛國企業家,紛紛效仿,在享受祖國改革開放紅利時,也回饋社會一份力量。
據前世《華國統計年鑑》的資料,原有國有企業的職工1.1億人。而1998年國有企業職工人數減至5200萬人,原4000萬人的集體企業職工,剩餘人數僅10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