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騰空而起,由西向東,向著馬由第一個真正意味的家,不斷靠近。

2個小時,馬由就陪同母親下了飛機。

“太方便了,以前我回家探親。從單位到回到滬上的家,先要搭乘班車,幾個小時搖晃到渝市或蓉城,然後再搭乘民航班車到機場,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候,即使上了飛機,也至少要3個多小時。抵達虹橋機場,還要重複公共汽車這些程式,幾次轉車才能回到你外公的家。總共要花費一整天時間。有時各種原因,還要延誤到2天時間。”柳妍感嘆到。

“嗯,以後你出行再不會這麼麻煩了,兒子會給你安排好的。我會給你買一架,不,給你新造一架私人飛機。”馬由說到。

“好、好、好,我知道兒子優秀。不過也沒有必要,媽媽有工作,不會經常旅行。”柳妍還沒有做貴婦人的意識,而且她是軍人,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深入骨髓。即使自己兒子的錢,她也不會亂花。

馬由沒有強求討論這個話題,對母親的孝敬,做就行了,無需時常掛在口頭上。

專車從飛機上下來,與迎接的護衛車隊匯合,進入市區。

將母親迎進了天平路剛設立的家,已是晚上10點多。柳妍在飛機上小憩了一會,還保持著體力和精神,馬由帶著母親開始視察參觀了小樓內部的房間。他獻寶式、迪迪不休地介紹房間的功能、擺件、裝飾和藝術品等各個細節。

沉浸在親情的氛圍裡,馬由再無平常的淡然,略帶小得意的神色,期望自己的努力,能獲得母親的讚揚。

雖然他已是世界名人,但還沒有做兒子的經驗,不由自主、迫不及待將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想分享給母親知曉。這或許就是做子女的天性吧。

當最後來到給母親的套房,進門後,柳妍就一眼看到了一座木雕作品。年輕的母親、懷抱著12歲的青澀少年。母親慈祥的舐犢神情,少年抬頭依賴的眼光,刻畫得活龍活現。加之馬由是採用超現實主義手法,除木材精緻的質感以及比例縮小了一點外,簡直和真人無異。

這個作品中的人物背景,是基於1992年他降臨此地,原主還未修煉時的容貌,母親也是比現在年輕了8歲的推想圖,星兒用專門的圖片軟體,推想8年時間,誤差極小。

這個時間點,對馬由而言相當於是重生的日子。也是以此時間,紀念原主,這是他內心最大秘密。

柳妍品位出了雕像的含義,更是感受到兒子的對自己思念,不禁又聯想兒子這麼多年的彷徨和無助,頃刻間淚如雨下。

馬由見狀,也不知所措,趕緊上前,摟著母親的肩膀安慰道:

“這是我對過去時光的一個記錄,也是木雕小品而已,別想那麼多了。現在我們不是團圓了嗎,要高興才好呀。”

良久,柳妍才破涕而笑。

休息一晚,早早起床,吃過早飯後,柳妍帶著馬由來到距離他家小院3公里處的一條弄堂街口,下車步行進入弄堂。

弄堂只有3米多寬,但兩側有許多小店、小鋪。老虎灶、混沌店、菸紙店、白鐵鋪、竹木坊、剃頭鋪、街辦小作坊……等,或許馬由修煉有成,感官靈敏,似乎空氣中還飄忽著一股拉糞車留下的味道,甚有煙火氣。

兩側的店鋪和居家,還在自家門口,擺上了一些小桌、小凳,甚至還有一些準備陰乾的馬桶,弄堂的石板路上,只剩餘2米不到的空間供人通行。

人們連天空也沒放過,橫跨弄堂之間,2、3米就有一根角鋼、竹竿,上面掛了一些招牌、衣服、被單。這些五顏六色,與橫飛的電線、電話線糾纏在一起,組成了一種濃郁的市井音樂。

柳妍走進里弄後,不由得就開始興奮起來。用現代人眼光看,這裡的髒亂差,在老滬上人心目中,這裡的一張床,就是他們的念想。

&nbsp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