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華國最大的城市,若看地圖,滬上和其他90年代的大城市不一樣,雖也有幾條清晰的脈絡,但最大的特點,便是如眼前這樣的老市區,橫平豎直、里弄數量極多,完全密密麻麻。

老城區的里弄,大多都石庫門建築為主,偶爾有一兩棟6層樓的單位房屋,人口密度極大,拆遷成本較高。“拆遷富”的春風,還沒有刮到這裡。

外公離休後,推辭了國家在京城安排的房屋,回到滬上老家養老。這是祖上傳下來的一棟三層帶閣樓的老房子,歷經歲月風雨,只剩下了一間屬於他們家,好在是頂層,有一間閣樓,不然小姨回來都沒地方住。

讓安保隊員留在小樓外,馬由和母親登上到3樓。外公外婆不會這麼早就外出。

果然,在小姨柳絮的驚呼聲中,兩老人才知道大女兒回家了,還帶回了失蹤已久的外孫,自然是一番驚喜和唏噓。

外公、外婆家實在太小,幾人說了幾句話,柳妍便邀請老人和小姨,一起去新家。

為了低調,庭院大門外,只有17號這個統一門牌,並未設定牌匾。只有進入庭院後,精緻的景觀花園草坪中,正對大門聳立著一塊造型奇特的湖山石,馬由儘早起床鍛鍊完畢後,一時興起,隨手刻下小篆體的《柳府》二字。頗有古韻,給這個巴洛克建築,增添了一點點華國元素。

這也是滬上許多老建築的特點。海納百川,全球各地的特色建築這裡都可以看見,故號稱萬國建築博覽館。同時,那個年代的建築師,也會有意識地吸收一些華國古典元素。石庫門建築其實就是這樣的東西合璧的產物。

《柳府》這個名稱,是馬由昨晚臨睡前,為了給母親一家人更多的歸屬感,特意取的名字。何況這個家本就是給母親準備的。若以他的姓來命名,就會面臨隨生父還是現在的馬姓。

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忘記馬爺爺的養育之恩,也不準備改名。但這是母親常駐的家,取一個外姓,即使母親也很感恩馬爺爺,不會在意。但家裡以後客人來往,難免要費一陣口舌。權衡再三,用母親的姓來命名最為恰當。

陪著母親,引領外公外婆和小姨參觀了一圈小樓。雖然僅僅是三層,這次裝修時還是安裝了一部小電梯,外公外婆上下樓很方便。

見外公外婆和小姨都很滿意這裡,母親便開始分配房間。一樓除了客廳、餐廳、廚房、接待用的書房外,還有一個大套間。正好給外公、外婆居住。老人不用上下樓,便捷進出花園,很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加之這個建築有一圈外廊,哪怕下雨天,也可坐下騎樓下,觀看絲絲小雨,愜意喝茶。

二樓休閒廳連線著兩個套間,母親、小姨各自一套。還預留了一間客房,以備不時之需。三樓則是馬由的私人空間,有主臥室、書房、露臺,有意思的還有兩間小臥室,按母親的說法,是預留給馬由以後的小孩。

除傢俱、家居都完善外,馬由還將所有房間的被褥、毛巾、牙膏牙刷,甚至睡衣等生活物品都準備齊備。大家各自回房間收拾一下,熟悉了衛生間的各種衛具、電器使用方法後,就到了午餐時間。

本幫菜大廚的主菜、粵菜廚師煲的養生湯、西點師製作的精緻小吃,得到了眾人的誇獎。這些廚師,還會在隔壁藍星風情酒店兼職,不會太浪費人力資源。不過,也都是千挑萬選,並經過安保公司詳盡的背景調查。

午休後,一家三代人,圍坐在小院草坪中巨大樹冠的香榧樹下,馬由拿出了珍藏的頂級蒙頂茶,一套清代的精緻茶具。一番行雲流水,展示了他高超的茶藝。

大家都想聽聽馬由的過往。馬由簡單述說了這些年創業歷程,都是親人,他儘量坦誠了許多內幕,甚至現已價值10萬億米金的藍星集團,他擁有全部股權這個秘密,也沒有隱瞞。這也是打消外公傾聽後,提出的一點顧慮。

但人工智慧宇兒、星兒這個智慧生命、自己的異能等,卻隻字未提,連可以透過修煉提升生命質量、甚至可以延長壽命,今天也沒有敢透露。畢竟股權之類的,說出去也要有人信呀,大機率被他人當成笑話。而一旦涉及到長壽,哪怕是一絲可能,都可能成為全世界頂層勢力的追逐目標。

至於追逐的方式、方法,就無法預料和人為控制了。幾乎可以肯定,馬由將迎來巨大的壓力。

即使馬由輕描淡寫、春秋筆法的簡述。也讓家人們感到驚世駭俗。大學期間就成為了數學家並獲最高獎,1年完成碩博連讀,還成為了家。並開辦了企業。

此外,藍星集團的實力遠不是外人知曉那樣,四大研究院、數目龐大的專利、銀行、IT行業領頭羊、數控機床、飛機、輪船、世界最頂級的汽車……

任何一樣,都在該領域稱霸,這怎麼不讓親人們感到震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