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最安全的飛行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介紹完基本情況後,那邊試飛前的準備工作也已完成。所有地勤和檢測工程師們,都撤離了飛機四周。
“請各位專家領導移步到空管塔樓。我們在那裡有試飛時的實況影像,供大家觀看。”
眾人開始步行到距離車間200米外的空管塔樓。
“雙流機場那邊協調好試飛空域沒有?”馬由向陪同自己的方翔問到。
“協調好了,我們今天試飛的線路和高度等引數,飛機的塗裝、各種身份識別訊號、試飛時的通訊頻道等,都給空軍、民航空管等部門提供了備案。”
與此同時,牽引車緩緩將一架直升機拖出車間,來到車間外一個廣場上。這裡將是試飛起降著陸點。
馬由和來賓一起轉移到空管指揮塔樓。眾人分別乘3臺電梯,來到100米高的頂層指揮大廳。這層樓是圓形設計,全落地玻璃窗,視線無遮擋、十分寬廣。大廳裡的也有一圈弧形辦公檯,裝置十分齊全,30名工作人員分別在各自的大型液晶顯示屏前,操作計算機和其他通訊裝置。
“001、002、003請核對一遍通訊和攝像裝置。”試飛地面指揮員,這時發出了指令。
“001明白,通訊正常,語音清晰、影像正常。”
“002明白,通訊正常,語音清晰、影像正常。”
“003明白,通訊正常,語音清晰、影像正常。”
“現在,001做試飛前最後準備,准許啟動引擎。002、003待命。”
“001一切正常,請求試飛Z001科目。”2分鐘後,1號機試飛員的報告。
……
隨著直升機試飛,各種角度的影像,反饋到指揮大廳一個500寸巨大顯示屏上。這是由伴飛的多架小型無人攝像飛行器,圍繞直升機拍攝的影像畫面。同時還有藍星集團的私人衛星傳來的畫面。
這也讓所有專家大吃一驚, 藍星集團的科技底蘊太雄厚了。僅數字影像領域,就深不可測,他們並不清楚前世再過10多年,因晶片和軟體進步,微型無人機讓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玩具一般的廉價。
當然,好的無人機還是有一些科技含量,如一絲人工智慧、飛控系統、影像傳輸系統等,才可能有較好的效果。藍星集團現在的微型無人機,比前世21世紀20年代的民用無人機還是高階很多,不僅抗干擾能力極強,而且機身設計和材料都十分先進,不是塑膠和鋁合金那麼廉價。故十分結實、適應比較惡劣的氣候環境。
40分鐘後,1號機的多項試飛科目順利完成。不僅測試了地面的科目,還在起飛、空中懸停、降落、低速飛行、高速飛行等,都進行了初試。按道理試飛測試沒有這麼快,一個科目都會反覆測試。但今天有眾多來賓,有點帶表演性質。伴飛的無人機也降落地面,由工程師們更換電池,等待下一架飛機。
馬由不擔心今天的試飛。他的信心是建立在從設計、零部件研製、樣機裝配,動力系統前期的地面測試等。而這些都是在擁有高科技檢測裝置,全方位的品控系統監控下的結果,設計只要沒有問題,樣機基本可以成功。而設計是透過虛擬實驗平臺反覆琢磨後的成果,同時還有人工智慧及星兒最終把關。
真正的考驗不是今天這樣的風和日麗。而是接下來在嚴寒、酷熱、潮溼、乾旱、高原等惡劣環境下的試飛科目。
喜歡腦域科技樹請大家收藏:(腦域科技樹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