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會中午12點休會,馬由特意安排了中午2小時的午餐、及自由休閒時間。理由是專家們年齡都較長,勞逸結合。

其實,這是藍星集團接待部門,專門策劃的一項活動,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讓這些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和參會領導,親身體驗一下藍星集團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環境,便於傳播公司的口碑。

有關企業的美譽度,馬由一直極為重視。不能因為企業一時領先,就充當他人“教父”,或喜歡當別人的“大哥”。他很清楚,當你成功時獲得的讚揚只能當做鞭策,只有逆境時才可能見到真章。那時不落井下石就算是人品尚佳。所以,雖無法要求藍星集團的員工時刻如履薄冰,但絕不允許驕橫跋扈。

每位專家都領到了一張藍星集團發放的臨時員工卡。在藍星集團公關部一位小姑娘指引下,大家來到餐飲天街。小姑娘簡單介紹了一下,就此解散,讓專家們自由活動。

這時正好是飯點,只見公司員工們,大多熟練地鑽進自己中意的餐廳。而專家們和其他來此訪問的客人一樣,都好奇地在這條街坊中游走,準備參觀一下後,再挑選自己喜歡的風味餐廳。

這裡不僅有八大菜系的馳名品牌餐廳,也有全國各地的小吃。也有幾間茶樓、咖啡廳。餐廳大小有別,裝修風格各異。門前都有6米的外擺區,均裝點得頗有品位,各種高低搭配的花壇,放滿了綠植、鮮花。即使不吃東西,歇個腳、喝杯茶,也是一個非常愜意的環境。

專家們就餐完畢後,在電子引導牌指引下,各自散開,去參觀這棟樓裡所有開放的辦公區、音樂廳、卡拉OK廳、數字影視廳等娛樂設施、以及健身、休閒等場所。

有的來到藍星公司產品數字展示廳,15分鐘裸眼3D播放的短片,就可瞭解藍星集團取得的各種業績。也可以在電子觸控式螢幕上,檢視各種自己關注的產品各種詳盡引數,自主播放產品3D影像和圖片。想體驗實物產品,可去藍星產品展示中心,親自試用。

最讓一些學者們感興趣的,是傳說中的藍星集團內部的數字圖書館,臨時員工卡開放了最低的密級,但資料的數量和深度,也遠超世界其他圖書館。但今天時間有限,只能看個熱鬧,一片文章也看不完。

一些年齡大點的專家,有點疲乏後,便找到了大小不同、風格迥異但綠色盎然的休閒場所,這裡提供半封閉的休眠區。在輕音樂的氛圍中,小憩片刻。

給專家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棟看似十分寬鬆、毫無防衛的??字塔內,卻有著諸多隻在資料上,甚至還有資料上都無記錄、他們現在的學識無法理解的安防技術。如瞳孔遠距離掃描、DNA無接觸不取樣掃描、體態掃描、步伐習慣重力掃描……等,且這些都是在專家們拿到臨時員工卡時,便悄無聲息自動獲取了每個人的資訊。

起初他們並不知曉,直到自由行動時,不僅可以隨時隨地透過電子指示牌指引要去的地方,臨時配備的微型耳機裡,也不時傳來導航的提示音,以及對安全禁忌方面的告知。

這讓他們立刻清楚知道,他們在這棟大廈內的一舉一動,都被實時定位並敵我甄別。

這套體系,所蘊含的技術極廣,也十分深奧。

專家們下午2點鐘前,陸續回到了會議廳。大家三五成群,無不興奮地議論著剛才的所見所聞。只有在這裡體驗了藍星集團辦公環境,才體會到藍星企業文化、以及這家企業的科技含量,雖匆匆一瞥、僅冰山一角。

眾人最有感觸的是,這裡完全不是他們印象中的高科技企業,那樣刻板、森嚴。整體看更像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社群中心。在這樣的休閒、度假般的環境中,可以想象員工及科學家們的工作效率,自然十分高效,思維也會更加敏捷靈動。

平時,藍星集團除每年4月的開放日,公司基本不接受採訪。更不可能隨意進出叕字塔。所以大多數專家們,都沒有藍星集團的直觀印象,而今天這短短2小時的遊覽,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震撼。

2點整,論證會繼續進行。下午5點,專家組組長,最終興奮地當場宣讀了論證會結論,絕大多數專家,對這款於華國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給予了高度好評及認同。

當然還是有個別專家雞蛋裡挑骨頭,但僅是擔憂新的程式語言與幾十年歷史的英語系程式設計技術競爭,在市場推廣方面有較大難度云云。

馬由淡然地聽著不同意見,並未當場反駁這些專家的“擔憂”。因為無聊,他分出一份心思,在腦海中與星兒交流。

“哥哥,這幾個人好討厭喲。不懂裝懂,說的觀點毫無邏輯和建設意義。為什麼要請他們來做評審呢?”

“專家論證會嘛,若不提出一點與他人不同的意見,怎麼能體現專家的學識和權威呢。這個世界許多專家的發言,都是為了批評而批評,其實他們很快會忘記自己會上的發言,因為毫無價值。”

“至於為什麼是他們才有資格參加評審,這就是資歷所致。高科技領域尤其是IT行業中,不少年輕人都擁有比老一輩學者更高的水平。但他們要在行業內成為翹楚,必須靠時間積累。除非是天縱之才,做出行業革命性的貢獻,才可能成為專家。”

“那不就是學閥嗎?”

“學閥?哪個國家都有,一個專業領域中,常常有不同的技術路線。而其中的領頭人,必然要四處宣講他的觀點和理論。自然也會吸引不少人的追隨,久而久之,學閥就誕生了。學閥是正常的存在,但若成為了這個專業領域前行、進步的絆腳石,就會被摒棄和淘汰。”

……

不少研究機構和大學,早已派人在藍星大學蓉城、金陵分校參加培訓,已具備了一定的教學能力。論證會後,藍星集團沒有停止推廣及培訓的腳步,去等待一些必要程式,且安排藍星出版社,開始大量印刷馬由親自撰寫的《星語言》教程。一旦藍星集團正式官宣釋出,《星語言》教程便可對外公開發售。相信屆時,這部教材將被指定為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必修課程。

馬由也很清楚,一門新技術的推廣應該市場化運作。行政命令反而會讓大家不珍惜,特別是在這個年代,不少人還沉浸在西方月亮更圓的思維中。馬由採用的方法是,所有人在使用《星語言》教學、作業、練習等非盈利用途,均完全是免費使用。從而讓他們相互影響和傳播,夯實這門技術的運用人群。

但若要使用《星語言》配套的編譯器,進行外殼封裝,則需付費使用一個配套工具軟體。這款工具最基礎的計算機程式語言,是用宇宙通用語加前世資料庫中,一些專門的加密程式編制而成。留出的通用介面,則是華文智慧程式語言通道,使用非常方便,類似傻瓜式操作。

透過這款工具軟體出品的成品,其保密程度極高。其最高許可權密碼,也是隨即生成,並帶有《星語言》獨有的字元加攝像頭掃描瞳孔的方式進行保密,確保外人無法破解。

這款加密和封裝工具,放置在藍星集團官網上。所有人都可以聯網使用,並按軟體的大小、功能等智慧評估出使用《星語言》商用的專利費用。費用具體額度從100元華幣起,根據軟體的複雜程度,最高可達10萬華幣。且收費標準都是明碼實價,有若干核算係數,公佈在官網上,童叟無欺。

這樣的收費系統,是藍星集團在這個程式語言上的盈利模式,因為要付費,使用者反而會覺得物有所值,並會十分珍惜。當然,僅靠收費,估計幾十年才能收回研發成本。而馬由真正的意圖,則是掌控程式語言的標準。且《星語言》是馬由和星兒一手創作出來,沒有研發成本。

軟體工程師及使用者們,也可以不用這款編譯器,自行進行加密封裝,但這樣會增加較大的工作量,浪費不少時間。大多數創作出新的程式和軟體的工程師,是不會吝惜這點費用。

這既是尊重知識,也是一種保護行為。西方同行企業,短時間難以適應這個完全以漢字組成的程式語言,即使多年後適應了,也將可能在發生衝突時,藍星公司終止編譯器的使用授權。

這是一種陽謀,無所謂你是否上當,因為《星語言》太先進了,不怕你不學習。而編譯器是一種商品,企業自身的財產,將受到各國的保護。

可這無疑是一顆IT領域的核彈,禁止或引進這個技術都是兩難。

如此,華國企業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完全制衡西方國家領域,而且是從根基上的制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