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電腦使用者焦頭爛額的時候,藍星公司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讓《盾霸》、《荊軻》的使用者們欣喜不已。但其他網路安全公司同行心裡暗罵藍星公司,這樣的小動作,大眾不清楚,他們難道不熟悉嗎?只不過這個行業潛規則,且找不到證據,大家不去撕逼而已。

吃了這記啞巴虧,還無處訴苦,只得敦促技術部門繼續加班破解“跳棋”病毒。奇怪的是,他們怎麼都無法攻破病毒的外殼。找不到病毒的編碼核心特徵,別說滅殺,居然連隔離都做不到,防火牆及防毒軟體統統失效。

這些同行埋頭苦幹找不到辦法的空窗期,給了藍星公司的安全套件擴大銷售及佔領市場的機會。

隨著已經下載“補丁”和新購產品的使用者良好反映,全球網路和電腦安全市場銷售真正井噴,短短10天時間,銷售總額達到了3億米元。市場份額進入了前3位。

銷售量暴增的同時,星藍公司一戰成名,樹立了高科技企業的形象。不少大型集團使用者,也紛紛聯絡藍星公司,要求定製企業級專用防火牆產品。

藍星官網上,每天的銷售資料實時顯示。這也是前世許多網站常用的一個工具,同時也是提振消費信心的小技巧。藍星在這個時候,首創這種醒目的提示性公告,讓關注藍星官網的人,都能瞭解到藍星軟體的暢銷狀況。人云亦云在哪裡都如此,帶動效應以及智慧助手宇兒不斷用不同馬甲進行軟文宣傳,銷售持續火爆。

一美遮百醜,藍星公司亮眼的銷售業績,讓許多專家學者關注藍星公司的推廣模式時,也注意到使用者在官網自行下載這種非實物營銷的模式。在普遍透過軟盤、光碟複製作為軟體成品的當下,顯得十分新穎。

仔細分析,這種銷售模式不僅減少了製作、運輸以及銷售成本,且使用者獲取產品的速度極快。尤其像這種安全類產品,購買者都比較急迫。還能促進銷售速度和銷售量。

牛津、哈弗等有關工商管理、銷售推廣等專業的課程,也將藍星公司的銷售模式,作為了一個案例進行課堂解析。在藍星公司公關部門的引導下,媒體也知曉後也作了一些報道,成為了藍星公司及產品形象的助推劑。

藍星公司一時名利雙收,口碑爆棚。

經兩款產品上市、一段生澀的磨合後,文勇及團隊也加大了促銷力度,團隊在沒有馬由指示下,主動在歐洲許多國家、米國、華國、倭國等國家建立了10多處售後服務機構。藍星公司全球框架雛形搭建起來。

12月20日,大學陸續開啟聖誕假期。

新年快到了,馬由除提交了論文初稿給導師,還頻繁參加各科考試,完成了學校規定的碩士部分基礎學分。一個學期完成所有碩士學分,也讓同學們驚歎不已。知道馬由是個天才,但沒有想到他這麼妖孽。幸好馬由有所藏拙,只選了他與本科專業方向學科攻讀碩、博,若他多選擇幾個專業,也能全部透過學分考試。但馬由不想這樣浪費時間了。

利用歐洲一年中最長的這個假期,他計劃回國一趟。

走之前,不少工作要交待。他將監控證券交易軟體的許可權全部交給了智慧助手宇兒,設定好每天郵件彙報交易統計,重大事件透過網路發資訊到他的傳呼機功能。為此他專門製作了一款網路通訊軟體,安裝在伺服器上,並和智慧程式關聯起來。

他住所裡這組伺服器,現在只為發行的軟體做一些技術支撐服務,其他如網路銷售、使用者諮詢、售後服務等功能,都轉移到公司裡剛安裝的伺服器組。所以資源比較寬裕,可保障宇兒的日常網路學習正常進行。

臨行前,專門安排了一個下午時間,聽取了文勇及各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彙報,他肯定了文勇等人的工作成績。提出了一些管理、銷售方面的建議,最後把回國期間,公司及產品可能遇見的狀況,及應對預案給了文勇。這是以防萬一的“錦囊”而已,但願用不上。

安排好公司事務後,他提前了一天來到了倫敦市。在電子商店購買了一些元器件,還去幾個廠家提取了事先定製的一些零配件。

這次來倫敦還有一項重大計劃要實施,這就是啟動技術專利註冊程式。將來專利授權及出讓,是藍星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制衡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米國相關產業的手段之一。

IT產業是新興行業,每個月都要出現眾多新技術,計算機軟體也開始有保護的法律。這些年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陸續公佈了計算機軟體屬於著作權保護範疇,據前世記載,1995年米國專利商標局將頒佈《計算機軟體專利審查標準草案》,目前正在國會審議過程中。

馬由透過預約來到SMS公司。8月份來這裡註冊公司時,他們就介紹到其主業之一是科技服務。再次來到這裡,代表藍星公司與他們簽訂了長期專利註冊服務協議。

合同在雙方律師的協助下,沒有什麼波折。他當場提交了27項IT領域的新技術資料,委託他們辦理國際專利註冊,並簽署了保密協議。

倫敦行程很緊湊,從SMS公司出來,他就讓駕駛員直接送他趕赴機場,這時機場的安全檢查等流程比較簡單,順利登上了回國的航程。

這次他回國的目的地是首都京城。藍星公司應提前落子華國了。

飛機上,小憩一會,眯著雙眼思考起下一步的產品推出計劃。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決不能一招鮮吃遍天。只有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鞏固自己的品牌和美譽度。尤其是IT業,產品釋出間隔過長,極易被大眾遺忘。IT領域產品日新月異,剛上市幾個月的產品,就可能落後。

星兒儲存有繁星般的產品資料,關鍵是什麼時候釋放什麼樣的產品最合適。按他的本意,最理想是立刻推出電腦系統軟體。這個時代,巨軟如同前世微軟一般,憑視窗3.2幾乎壟斷了系統軟體市場。1994年7月,米國政府與巨軟達成一項協議,即不再要求計算機制造商將其視窗作業系統作為必備原件安裝。

好在現在他們剛釋出視窗不久,還有一些DOS使用者以及其他系統軟體,市場還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使用者也大多沒有形成依賴性。越往後,視窗的使用者越固定,若明年8月win95釋出,巨軟的市場地位將更加穩固。

所以,藍星公司要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晚釋出不如早釋出。

但藍星底蘊尚欠佳,這個時候釋出類似視窗的系統軟體。除非是在華國起步,有官府和民眾的支援,否則在其他地區暫時沒有口碑,無法撼動巨軟的地位。馬由這次匆匆回國,籌建華國公司也是感覺形勢緊迫,必須加快發展速度。

他突然發現,近期沒有必要和巨軟硬拼,退而求其次,在將來巨軟公司最賺錢、生命週期最長的辦公三劍客方面找突破,可能敏感度沒有那麼高。

前世微軟到了2015年左右,移動智慧興起阻斷了視窗的發展,那時候,視窗收入只佔營業額的7%,最大的份額還是office。且office是工業軟體中單列的一個類別,可見其重要性。

總之,辦公軟體的盈利週期比較視窗還要長。

馬由選擇這個時候推出辦公軟體,就是看準巨軟公司對辦公軟體雖然重視,但還是把其作為視窗的一個功能性軟體之一。並未意識到這個辦公軟體是未來的長久利潤點所在。

先從辦公軟體開啟缺口,對巨軟視窗的打擊可以說是溫水煮青蛙方式。推廣成功也可在適當時間點順勢推出系統軟體。

他下了決心,藍星第二款產品就是對標Office,出一套辦公軟體。想到這裡,他開啟膝上型電腦,檢視起自己使用了一年,命名為“思維”(Siwi)的辦公套件,也是一套三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