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亂中取勝
章節報錯
“從最原始的單機磁碟病毒到現在逐步進入人們視野的手機病毒,計算機病毒主要經歷了六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為原始病毒階段。產生在19861989年之間,由於當時計算機的應用軟體少,而且大多是單機執行,因此病毒沒有大量流行,種類也很有限,病毒的清除工作相對來說較容易。主要特點是:攻擊目標較單一;主要透過截獲系統中斷向量的方式監視系統的執行狀態,並在一定的條件下對目標進行傳染;病毒程式不具有自我保護的措施,容易被人們分析和解剖。
第二階段為混合型病毒階段。其產生的年限在1989-1991年之間,是計算機病毒由簡單發展到複雜的階段。計算機區域網開始應用與普及,給計算機病毒帶來了第一次流行高峰。這一階段病毒的主要特點為:攻擊目標趨於混合;採取更為隱蔽的方法駐留記憶體和傳染目標;病毒傳染目標後沒有明顯的特徵;病毒程式往往採取了自我保護措施;出現許多病毒的變種等。
第三階段為多型性病毒階段。此類病毒的主要特點是,在每次傳染目標時,放入宿主程式中的病毒程式大部分都是可變的。因此防病毒軟體查殺非常困難。如1994年出現的“幽靈”病毒就屬於這種型別。這一階段病毒技術開始向多維化方向發展。”
馬由所在的當下,就是處於多型性階段。
所以馬由若要製造病毒,也需按這個時代的特徵進行編制,淹沒在茫茫網路海洋中,決不能暴露自己。
“第四階段為網路病毒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壯大,依賴網際網路絡傳播的郵件病毒和宏病毒等大量湧現,病毒傳播快、隱蔽性強、破壞性大。”
也就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反病毒產業開始萌芽並逐步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新興產業。
藍星公司的防火牆和防毒軟體雖問世較晚,但也處於這個產業興旺發展的起步階段。雖他並未將這個產品作為將來藍星公司的主要經濟支柱,但這個行業的生命週期十分漫長、未來產品的周邊效益還是比較可觀。且作為反覆思考確定的起步產品,對藍星公司萬里長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第五階段為主動攻擊型病毒。典型代表為2003年出現的“衝擊波”病毒和2004年流行的“震盪波”病毒。這些病毒利用作業系統的漏洞進行進攻型的擴散,並不需要任何媒介或操作,使用者只要接入網際網路絡就有可能被感染。正因為如此,該病毒的危害性更大。
第六階段為“手機病毒”階段。隨著移動通訊網路的發展以及移動終端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大,計算機病毒開始從傳統的網際網路絡走進移動通訊網路世界。與網際網路使用者相比,手機使用者覆蓋面更廣、數量更多,因而高效能的手機病毒一旦爆發,其危害和影響比“衝擊波”“震盪波”等網際網路病毒還要大。”
透過前世資料,瞭解病毒的發展史,馬由也就清楚了這個產業的前景和發展規律。之前研發防毒軟體和防火牆,都是下指令讓宇兒收集橫向比較的資料。卻沒有仔細研究電腦病毒的這些發展歷程,這是病毒及反病毒的縱向資訊。只有橫向及縱向都深入瞭解,才能全面客觀做出結論。
現在想要採取非常規暴力手段時,補上了這一課。“細節決定成敗”,以後要推出新的產品,一定要把這個產品所在在領域的發展規律都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策劃產品發展策略。
馬由指令智慧助手宇兒,對已收集的病毒進行深入剖析。
其中,一個由臭名昭著的法國作家Spanska設計,名為火星G病毒,映入了馬由的法眼。這個病毒會在篡改使用者的檔案時,播放以3D方式渲染的黑紅相間的山脈起伏。
“這些病毒圖片真是漂亮的藝術品。”
法國的確有浪漫情懷,製作一款病毒,都把形式感做得這麼漂亮。馬由都忍不住,要好好學習一下藝術方面的知識。不過想想則罷,和文學一樣,這是需要天賦,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練習基本技巧,尤其最難是感悟和培養藝術涵養。這可不是自然科學,學會了就是自己的知識。
前不久已經頭腦發熱,開始寫書。當好一個業餘作家已然非常不容易,還是留給有天賦的人吧,自己別什麼領域都想介入。
沉下心來,給出了幾條原則指令,讓宇兒借鑑“火星G病毒”,重新進行了改造。這樣的好處就是混淆視聽,轉移專業機構的視線,不讓其直接懷疑到自己頭上。企業的美譽度建立起來不易,毀滅掉就是以瞬間的時間。若藍星公司剛起步就遭受信用危機,可是當頭一棒的致命錯誤。
不過他製造出來的病毒,並非升級這麼簡單,僅僅借用了“火星G病毒”的外觀效果。為了不暴露藍星公司,沒有使用藍星公司的程式語言,而是完全採用這個時代的主流程式設計規則,但病毒的防破解外殼,卻使用了領先時代10年以上的手段。
而且這款病毒還自帶一定變異的功能,遇見現有市場上防火牆的編制原理軟體後,會有繞開防火牆的能力,非常靈動。
不過這個病毒對電腦及網路沒有破壞性,只有騷擾作用。讓使用者看起來很煩心,卻沒有實際的損害。這是馬由決定照搬本行業通常都在暗地裡使用的招數,但又保留了自己的底限。他不能因自己的利益,過度損傷使用者的利益。儘管如此,他也計劃這樣的陰招能少則少,以後儘量不要使用。一力降十會,用技術正面碾壓對手,才是王道。
但所有的企業起步階段,都是極為艱難的時期。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求生存,做事無不用其極。故有“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其原罪。”之說。
當然,為了避嫌,在病毒爆發初期,《盾霸1.0》也無法完全阻擋這個病毒,但可使病毒發生的頻率10倍的延遲。這比較其他市面上的防火牆已然先進很多了。
“荊軻”針對這個病毒的防毒功能也暫不具備,只是優於市面上防毒軟體的邏輯能力,找出這個病毒予以隔離、不斷提醒需升級,但無法消除這個病毒。
這也是馬由制定的一個策略,否則這病毒把自己剛起步的防火牆及防毒軟體也殺得七零八落,就成為“七傷拳”那樣傷人也傷幾了。
12月3日,米國的上午10點。命名為“跳棋”的病毒,在這個最發達國家的上班黃金時間首先爆發。30分鐘後,英國、倭國和歐洲等幾個主要電腦網路大國上,宇兒事先埋伏好的“跳棋”也開始傳播釋。
1小時不到,全球所有和網路連線的計算機,都感染了這個病毒。使用者的電腦顯示器被漂亮的畫面佔據,10分鐘後自動消失,30分鐘後再度出現,週而復始。這樣的設定,可預留給使用者足夠的時間來儲存工作文件、資料。也可在網路上查詢相關新聞報道,瞭解各品牌對這個病毒防範和滅殺評價。
病毒爆發2個小時後,使用者確認病毒並無法消殺。這個時候大家並不清楚這個病毒對電腦的破壞性,企業使用者最先出現慌亂,因為他們的電腦大多有重要檔案存留,若病毒破壞性大,則損失就不可估量了。
加之這個病毒實在流氓,讓辦公效率直線下降。甚至一些依賴網路和電腦工具的企業陷入了癱瘓狀態,因為大家不敢在這種不明狀況下工作,只得關機休息。
電視媒體也開始滾動報道這個病毒爆發的新聞,各電腦及網路安全公司紛紛釋出宣告,表示加緊研發防毒軟體和升級防火牆。
藍星公司也釋出訊息,將組織人手在最快時間升級防火牆和防毒軟體。公司的技術主管簡姆斯接受了媒體採訪,宣傳了公司產品的優越性,說明在這個命名為“跳棋”的病毒肆虐下,“霸盾”相比其他防火牆,10倍延緩病毒的發作時間,給客戶造成的損失極小。防毒軟體也可暫時隔離病毒,雖不能完全滅殺,但對電腦的使用影響降低到最小。公司技術研發部同事,都在加班加點,將在最短時間找到徹底滅殺的方案。
有比較才有鑑別,藍星公司的兩款軟體產品明顯的優勢,促使大量的新使用者,只得加入藍星的軟體使用行列。《盾霸》和《荊軻》在病毒風暴中,迎來了一陣銷售高潮。
三天後,在沒有公司宣佈有效的滅殺工具成功研發的情況下,藍星公司率先公佈了盾霸防火牆、荊軻防毒軟體成功破解“跳棋”病毒,並在公司主頁上提供升級補丁下載。其實,這個補丁僅僅是一個解鎖命令而已。
隨即繼續加大了在各國主流網站軟文宣傳,同時也花費了500萬米元,在世界主要媒體上進行軟文宣傳,廣而告之盾霸和荊軻升級並有效殺滅、防範病毒的訊息。
由此,藍星公司真正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