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產品定型(第2/2頁)
章節報錯
熟知前世的歷史,這個時代還有許多網路時代的營銷模式,沒有在市場上出現。如網路營銷、軟體彈窗廣告、類似傳銷的使用者推薦返利、口碑營銷等等。
馬由計劃篩選一些對這個時代而言的新穎手段,用這些成本低廉的廣告推廣方式,力爭在短時間內,讓產品享譽全球,獲得較高市場佔有率。
這些營銷方式,有了宇兒這個初級人工智慧,以及幕後的馬由來說,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無形中,對全球電腦使用者尤其是上網的使用者,進行洗腦式營銷,最終讓他們產生一個印象,只要網路安全的需要,就會想到藍星公司的產品。
當然,這個方式在西方網路已經基本普及的市場裡,應有較好的效果,但在華國及其他網路暫時沒普及的國家,受眾面就比較狹窄了。好在馬由銷售的產品,就是主要針對上網及電腦使用者,也算是點對點的有效推廣方式。有效受眾本就不是普通消費者。至於華國等網路欠發達國家,相信永不了多久,就會追趕上來。
所以,藍星公司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在軟體行業,花費的人力物力,不在軟體本身的研發,而是在市場策劃,產品的市場運營方面。
馬由這段時間,也是透過宇兒對全球網路安全市場進行仔細的調研。分析他們的營銷方式和市場佔有率。透過這些研究,他也知道這些企業的主要盈利方式,主戰場是在企業級防火牆、防毒軟體。
而個人安全用品,則是降低功能後的產品。透過分級可獲取超額利潤,畢竟這個時代個人電腦上網剛開始普及,企業電腦在網路上的利用率和必要性才是主流目標使用者。而且企業更加重視網路的安全,由此花費軟體的費用更加大方。
競爭對手主要有羅剎國的卡巴斯基,米國的諾頓、邁克菲,捷克的愛維士等,其中愛維士較之前面幾個品牌是後起之秀,但效能卻毫不遜色。且他們很自信聲稱:高超技術的公司不一定只存在於矽谷。事實上也是,前世記錄自96年以來,愛維士獲得的行業殊榮多達40個。
不過這個時代,這些公司還剛剛使用第2代防毒引擎“特徵碼”技術,相比藍星公司基於21世紀20年代的第7代智慧引擎而言,相差5級代差。實質上馬由的智慧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其中微小部分功能,而前世2020年所有的智慧引擎技術都還處於概念之中。按馬由的標準,就是強邏輯演算法而已。
所以技術上完全碾壓所有對手。但這裡面很多功能是現階段不便宣傳的技術。只有透過實際效果和功能的比對,才可能有效推廣。
單論市場規模,防毒軟體和防火牆其實比較其他IT產品,還是非常小眾的。20年後電腦普及後,特別是包含每年上10億移動智慧產品的防毒軟體,因為大量的免費產品,直接產值也僅有30億米金規模。最大的公司也只有10億米金的產值。
所以,這些公司的真正價值和利潤不是產品直接的銷售和利潤方面,而是資本市場的附加值。這也是資本的萬惡。
馬由知曉這類產品屬於生命週期長,但收費週期有限。但還是選擇了這個行業,目的也不僅僅是這個產品未來民用市場10年的壽命,而是要樹立安全權威的品牌,為其他軟體產品以及硬體產品保駕護航。而且這個安全產品為主的公司在未來幾十年都不會上市,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段時間,弱人工智慧助手宇兒完成了兩款產品的上萬次實驗,最終得出了技術方案的評估分析,基本確定產品已非常成熟,且十分穩定。
馬由花費了一點時間,將兩套軟體進行了最後的封裝。外殼技術是用前世資料庫裡超前50年的一種工具,專門針對軟體進行防破解包裝,這是目前主流程式設計無法理解的演算法、迥然不同的語言架構,給產品設定了一道堅固的外殼。
防火牆產品定下了一個響亮的名稱“盾霸”(Dnba)。顧名思義,具有王者之氣的盾牌,可以想象防火牆的堅固。
給防毒軟體取名為“荊軻”(Jnke),這個名稱來自華國曆史上10大刺客之首,對應的英文名稱也符合西方人語言的發音及取名習慣,容易被人識別和牢記。
濃郁的華國文化和歷史特色的命名,是馬由制定的一個規則,以後藍星公司出品的所有的產品,都將以華文名稱加音譯英文名稱組合。而非英文名稱翻譯成華文。
他試圖用高科技產品,逐漸樹立國人的信心。而其中產品的命名,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日積月累,定會產生效果。
“盾霸”和“荊軻”都分別字尾企業級和個人級,其實這兩款產品原理上區別不大,無非是在個人產品上增加了複製限制和使用者數限制。並且可以透過後臺監控企業使用伺服器下掛的電腦數量,一旦超過一臺就不能正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