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西畔的皇后花園花紅柳綠,青翠滿園,皇后學院是劍橋最優美的風景之一。學院內還有以16世紀中期木造校園迴廊為代表的都鐸式中庭、建於15世紀的伊拉斯謨斯塔和舊禮拜堂等景觀。

秋日陽光通透,夕陽西下正是攝影好時光,馬由沉浸劍河畔的光影變幻之中,舒緩著全身機能。

環顧四周,看著10米外的面目全非的數學橋,馬由心裡為牛頓感嘆了一聲,怎麼就收了這麼些不靠譜的學生呢?

數學橋又名牛頓橋,相傳是牛頓採用數學和力學的方法設計並建造,橋上沒有用一顆釘子。牛頓的學生認為:牛頓老師能做到的事,牛頓的學生也能夠做到。於是便拆掉此橋,可是卻不能恢復原樣,最後不得不用釘子才重新將木橋架好。

不過看到數學橋,他又想起幾天前數學家大會的盛況。也感受到華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比較尷尬。所以他還是準備抽空再花點時間,投遞新的數學論文到《數學年刊》。繼續維持他數學天才的名聲,間接提高華國學術界的地位。

這次是選題就定在《考拉茲猜想》吧,現在星兒恢復了意識,他只需要親手把星兒論證過程稿件,在現實中撰寫出來,也就幾個小時的事情。這些21世紀之前的數學不要太簡單。

若再度解答並發表數學難題的論文,相信又能獲得幾個數學獎。或許還能獲得一筆合法的資金。他需要明面上的充足資金來源。證券市場上匿名賬戶上的資金,暫時不能拿出來使用。

有了數學大獎資金後,再用一部分證券交易所獲得的利潤,資金來源就說得通了,有數學天才光環,大家只會以為馬由具備金融洞察能力。

這是馬由一直很謹慎籌劃中的重要環節。一旦公司做大,自己的背景、創業的經歷以及資金來源,一定有眾多的有心人調查。所以一開始就要滴水不漏,把所有邏輯關係理順。即使他會用開曼群島的投資公司做掩護,但自己擁有的股份,不能簡單以技術入股來示人,須有自己的資金進入公司賬戶才有合法性和邏輯性。

《馬氏幾何》雖已在數學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但還需要整理成文,在數學刊物上發表。也準備接受幾所大學演講的邀請,宣揚這個理論,進一步形成獨有的體系。這比解決一個猜想和難題還有更大價值和學術地位。

大學時星兒還沒有顯現出來,現在讓星兒查閱一下和《馬氏幾何》相關的理論知識、論文,儘量補充完善。

再度用“馬氏幾何”來解決《考拉茲猜想》,用自己創造的新體系,來論證一個個著名猜想,是最有說服力的。不僅解題且反正體系的成立,一舉兩得。

想到這裡,他便讓星兒幫忙,整理一下《馬氏幾何》相關資料。也以此體系論證《考拉茲猜想》,自己有時間時,將其撰寫出來。不過也至少需要半年以後再發表,才領了菲爾茨獎,就又有成果出現,會被認為是怪物了。

作為華國人,劍橋還有一個應該去瞻仰的,就是徐志摩詩碑。

徐志摩,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現代詩人。徐志摩曾遊學於劍橋大學。1928他故地重遊,11月在回國的輪船上寫下著名詩作《再別康橋》。在《再別康橋》誕生80週年之際,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劍河畔,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詩碑。石碑上用華文行書寫著他那著名的《再別康橋》最後四句詩詞。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馬由之前就讀過這首詩,但今天是在詩人靈感迸發地,還是有些感受。聯想到自己,悄悄來到這個世界,不會一事無成,就悄悄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