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的這個CRT技術方案,無論色彩廣域度、色彩還原度、視覺誤差、對比度、解像力等顯示器功效,比較這個時代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顯示管技術引數,各項指標提高了30—50%。

且電子整合性更佳,成本和品控更易實現。能耗也僅有普通映象管的43%,綠色電器,應該也是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科學。簡單問題複雜化是政客把戲。

華國古時候,大道至簡理念永遠不落後。所以馬友設計的技術方案,無論是材料製備、生產工藝以及檢測等各方面都簡化了不少,直接結果就是易製造、成本低。

要完整設計映象管技術方案需要繪製大量的圖紙,書寫龐大的材料製備工藝製造流程技術方案,這就得花費較多的時間,完全靠手工製圖,儘管馬友前世遺留下來手工精準異能雖沒恢復,一些本能性技能尚在,比如手工製圖的精準性、快捷度等。

但這麼多圖紙全部用手工繪製,時間需要太多。馬友想了想,在沒有獲得長宏公司的技術交易前,沒有必要耗費這麼多的時間提前繪製完整圖紙,他只需要繪製一些能夠證明技術可行的圖例即可,待交易成功後,再想辦法完成所有圖紙的繪製。

現在主要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取信於長宏公司,讓他們心甘情願放棄倭國而購買自己的技術呢?

應拿出足夠紮實的技術資料,也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馬友須將改進後的新型FST技術進行專利註冊。但註冊就不能僅僅是技術剛要這麼簡單了,還需要補充一些核心技術原理圖示。

只得晚上繼續加班,時間不夠就適當壓縮睡眠時間,將原來7小時壓縮到5個小時。連續6個晚上爆肝,完成了技術方案的規範性剛要編寫,隱藏了技術引數和核心工藝、關鍵材料製備方案後,他將其中主要的6項技術,編製成專利註冊格式,委託一位工程師鄰居幫忙,到省城蓉城申請專利。

這位工程師是原主爺爺的學生。應該不會侵吞他的智慧財產權,而且關鍵的材料製備工藝沒有申請專利,即使技術剛要失竊,要完全復原還是需要以年為單位,一個專門研究小組攻關才能破解。

馬友的信任得到了回報,工程師鄰居幫忙,完成了註冊所需的程式。

兩週後,申請獲得了註冊的“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是否屬於可以申請專利的內容以及可申請專利的型別”、“簽訂代理委託協議”、“技術交底”、“確定申請方案”、“準備申請檔案合併到專利申請檔案中”等五個程式,已正式收件入檔,等待審查及審查結論。

根據專利法規,這些技術已經獲得了臨時專利保護。

馬友在這個世界專利技術誕生了,這是第一份,但絕不是最後一份。

有了專利臨時保護文書,馬由有些底氣了。他給長宏集團的總工程師辦公室去了一封信。信中描述了直平映象管FST的技術指標,以及生產工藝概述,為了讓他們相信他說的話,還撰寫了技術總綱及目錄,以及工藝流程中的一些原理性方案。並附上了他的專利臨時保護文書影印件。

信中最後,告訴他們若願意交流,可來五津一敘,並提示道,最好帶上安裝有CAD軟體的膝上型電腦,便於圖紙繪製及交流。

他現在沒有錢買電腦,只好等對方自帶電腦。到時候借雞下蛋,最終完善所有圖紙和技術方案。

長宏集團是一軍轉民的企業,原本技術積累、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團隊十分雄厚,且保留了軍工人的志氣和拼搏精神。

這段時間他們和倭國談判,不是很順利。的確如馬友所預料那樣,對方在打包的技術轉讓方面做了手腳,不願意一次性交付相對先進的技術方案。而準備是分期售出,理由也非常勉強,說讓華國逐步消化前期技術,逐步升級。

其實他們試圖用假純平、甚至弱於直平的技術,作為初代技術,待長宏公司購買後,他們再逐步放出升級的技術,不斷賺取超額利潤。

這些情況長宏集團並非不知道,但技術受制於人,讓長宏集團上下都非常憋屈。

總工程師辦公室收到馬友的信後,如獲似寶。立刻組織相關工程師對信中內容進行了初步論證。透過激烈討論,主持會議的總工楊偉宗,最終定板得出結論,認定來信的技術水準極高,描述的方案也有跡可循,基本判斷來信人擁有這些先進技術。

楊偉宗急匆匆地推開了長宏集團總經理李潤豐的辦公室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