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銀袍戰將(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便是鬼魂,鬼魂也有其尊嚴的好吧。呂布為了他的尊嚴,必須一戰將這無名之氏拿下,而且是輕鬆拿下,才能堵住悠悠眾口,以確立自己的赫赫威名。
而反觀吳銘軾,他雖然口中無德,開口就罵呂布是三姓家奴,但他有第二條道可選嗎?
吳銘軾是後世之人,對呂布的威名當然知曉,可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戰勝於他有什麼分別呢?
呂布已經站立在對面,向他三跪九拜倒也是死,奮戰到底不敵於他也是死,無非是死得痛快不痛快的問題而已。
吳銘軾自從出世闖蕩江湖以來(詳見我的拙作《江湖風雲錄》無不是一路坎坷,跌跌撞撞,歷經磨難,奮力打拚才走到現在。吳銘軾幾時退卻過,即便他曾經為數不多地想到過放棄,時世又何曾允許過他放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吳銘軾的一貫行事作風,也是他能堅持到現在的唯一選擇。他還有個願望還未現實,就是他碎碎念念的慕容霓裳,為了找尋到她,吳銘軾可是歷經了太多的苦難,這也是他能堅持到現在的唯一動力,他不能找尋到慕容霓裳,他不甘心;他不能嚮慕容霓裳當面告白:我愛你,他更不甘心。那怕慕容霓裳現在已經不記得吳銘軾到底是誰,吳銘軾也義無反顧地要重新來過。
如今,吳銘軾還沒有見到忘記了自己是誰的慕容霓裳,就要先面對已為鬼魂的勇將呂布,他必須放手一博,那怕是不敵,也必須放手一博。
呂布將吳銘軾恨得要死,只因他觸及了自己的最大忌諱,是個不死不休之局。
吳銘軾對呂布並無恨意,但他的確擋了自己的道,還意圖滅了自己,也是個不得不面對的攔路之虎。
二虎相爭會是如何的結局呢?
呂布將吳銘軾恨得銀牙碎咬,他取下寶雕硬弓,張弓搭箭瞄準了吳銘軾。
三國之中呂布轅門射戟的典故可是名揚四海,他仗著自己天生神力,一箭定乾坤之舉,後世可再無人能夠超越可是不爭的事實。
呂布張弓搭箭瞄準了吳銘軾的心窩,他大吼一聲:“看箭。”啪地一聲弓弦響起,箭隨聲出,呂布向吳銘軾射出了充滿神力的致命一箭。
呂布的這一箭,威力異常,遠不是當初他轅門射戟時威力可比,帶著這許多年來呂布在冥界修煉之神功,以刺耳的充滿功力的嘯聲,震懾著在場的萬千冥界生靈,向吳銘軾射來。
呂布的這一箭引得一眾冥界生靈的齊聲喝彩,他們知道自從呂布來到冥界,還沒有什麼生靈能夠接下他的一箭,而能夠接下呂布一箭的,無不是用自己的身體要害接下的,早就灰飛煙滅,涼涼到徹徹底底了。
吳銘軾當然知道這一箭的威力,雖然他口中非常不肖地稱呼呂布為三姓家奴,可面對充滿著神力的致命一箭,吳銘軾並不敢大意。
借用偉人的一話名言——在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吳銘軾雖然未見過後世的這位偉人,但以他的聰明才智,他是非常有此見識的,不然他也活不到今天。
吳銘軾不敢大意,他運足了八重的金仙心意的功力,並運用清舞弄影神技,大喝一聲:“來得好。意圖徒手接下這充滿神力的致命一箭。
吳銘軾徒手居然接住了呂布射來的雷霆威力的一箭。
圍觀的眾冥界生靈全都怔住了,安靜得地上掉一根針都能聽見響聲,因為太不可思議了,這個無名小子居然徒手接住了呂布這充滿神力的一箭。
短暫的安靜後,是發自內力的喝彩,如雷一般的喝彩。
面對強者的喝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本能。在冥界以信奉叢林法則的一眾生靈們,更是唯強者論。
喝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外人也許不知,但吳銘軾卻是自知,吃了不小的暗虧。
也多虧了吳銘軾運用了清舞弄影神技,將神箭的近大半的威力卸了去,這才憑藉八重境界的金仙心意功硬生生地徒手接住了這一雷霆之箭。如果他沒有清舞弄技神技相助,卸去大半的勁力,吳銘軾能否硬接下這一雷霆之箭,真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吳銘軾能夠徒手接下這一雷霆之箭,太是大出呂布的意外,難道這個無名之輩是在扮豬吃老虎嗎?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呂布頓時收起了對吳銘軾的輕視之心,接下來,他要全力施為,大戰吳銘軾。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十七章 徹底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