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收集情報,去羊城的理由多了一個,蘇蓉旁邊的女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老闆,有客人想要吃泡麵。”
什麼鬼?
上飯店來吃泡麵?
好吧,國內還沒有泡麵,可以理解了。
嗯,不是國內沒有,而是碧水市這邊沒有。
其實國內早就有了泡麵這個東西,第一包泡麵就是在帝都產生的。
但當時是用鴨油油炸的,帝都日報報道過這個泡麵,說是有一股怪味。
這泡麵,就涼涼了。
後來,魔都那邊,也在七零年左右的時候,製作過泡麵。
不過這泡麵,更多的時候,還是特供。
在市面上很少見,而且因為價格的原因,普通人買不起。
孩子們也只能隔著包裝袋聞一聞,想要買是不行的,買不起。
這一方面是因為油炸的油太貴了,現在多是用食用油來油炸,這本來就增加了泡麵的成本。
但後世所用的油,都是一些起酥油。
一般都是棕櫚油之類的。
棕櫚油其實也是可以食用的,,與其他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同樣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同樣可以促進人體健康。棕櫚油具有溫和的性質,是一種良好的食品材料。
從棕櫚油的構成來看,它的成分構成可使食品避免氧化,可保持穩定性,有效抗氧化,適合於炎熱的天氣,所以棕櫚油也成為了糕點和麵包廠生產的良好調味料。
棕櫚油,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棕櫚來壓榨的油。
東南亞有大量未開發的熱帶叢林,而且棕櫚的種植、維護成本相對較低,產量高、含油量也高,因此價格上有一定優勢。
棕櫚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櫚科植物之一,國內也廣泛分佈。
這一點,蘇何倒是不用擔心原材料。
就碧水市這邊,也有不少。
碧水市這邊有一句俗語,千棵棕萬棵桐,子子孫孫都不窮。
這就是古人對於棕櫚的認識。
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早些時候,農村的老一輩人總是喜歡在自家的院子、門前種樹。
雖然可能一時之間得不到什麼好處,但是等時間長了,樹木長大了,不僅可以乘涼,從樹皮到果實以及樹幹,都能給人們帶來收益。
而且子孫後代也可以享受到。
其中,棕櫚就是很重要的一種。
栽種棕樹的經濟價值還是比較高的,這是因為棕樹全身都是寶,尤其是棕樹上的棕毛更是用途廣泛。
首先棕樹最常見的用途就是用來做蓑衣,是在棕樹葉子中取出純天然的棕樹纖維,這樣編製成的蓑衣不僅透氣性極好,而且綠色環保,還能保證數十年不腐。
下雨天用來擋風遮雨,人們也不用擔心溼了衣裳受了冷。
就算是平日裡也可以作為草墊子睡覺,貧寒人家大冬天被子薄,就把蓑衣壓上當被蓋。
蘇何記得前世自家就有不少的棕樹,床鋪上的褥子,就是用這個做的。
除了蓑衣,棕毛還可以用來編制床墊、鞋墊、扇子等。而棕樹的木質比較耐腐蝕,常被用來搭建橋樑。
部分棕櫚皮經過捶打搓揉後抽出棕絲,編織成粗細不等的棕繩,比較結實,耐腐蝕,所以可以用來捆綁東西。
隨著工業的發展,便宜的塑膠會漸漸地取代這些。
但不得不說,棕櫚也仍然是一種十分有用而且前景很好的經濟作物。
棕櫚油的應用,可以將這種植物的經濟價值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