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呢?都說說看。”

周延儒心中說道:陛下,您自己不就有答案了嗎,非要讓我們說出來!

接下來是表態環節。

周延儒說道:“臣附議。”

“附議什麼?”

“臣贊同李巖李大人的提議。”

皇帝又問道:“他是什麼提議?”

周延儒說道:“衍聖公直系親屬斬立決,其餘發配戍邊!”

皇帝溫和的目光又在在場的一一掃過。

孫承宗也表態了:“臣也覺得衍聖公直系親屬斬立決,其餘發配戍邊!”

接下來是範景文,李邦華,王永光等人。

他們說出了一樣的話。

這時,皇帝才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這麼認為了,就依諸位愛卿的夷,斬立決。”

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彷彿不是在判刑,只是在說一件很尋常的事。

在場的大臣們心中多少還是感覺有些壓抑的。

不過這種壓抑的氣氛,很快就消散了。

這裡不少人都是經歷了天啟時代殘酷的朝堂鬥爭的,那並沒有過去太久,許多扭曲人性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殺衍聖公又算得了什麼呢?

這麼說吧,在場的就沒有一個腐儒。

腐儒才歌頌著道德,而在王朝末年的政治環境中,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存活下來。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以李自成起頭的,多位部堂高官建議後,皇帝同意,處死衍聖公極其直系血脈。

當然,這已經照顧到皇帝是聖明之君了。

所以旁系都發配戍邊。

實際上,聰明的人也都知道,旁系也沒有一個活得下來的。

畢竟他們為皇帝爭取一個好名聲的作用已經用完了,用完了還存在威脅的東西,肯定是要斬草除根的。

不過,這裡的孔,指的是曲阜的,與南派的基本上沒有關係了。

二十九日傍晚,天空下著小雪,北京城熱鬧得很,不少人還在買年貨。

而53名官員,加上衍聖公,就有54名,他們全部被送到了城外新建立的一個刑場。

衍聖公做夢都沒有想到,這一次來北京,竟然是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鮮血染紅了白雪,人頭在地上打滾。

崇禎五年,震驚天下的謀反案,才剛剛開始。

這54顆人頭,趕在了年末,似乎也在說明著,新的一年,恐怕也會有腥風血雨。

第二天,邸報就開始從北京發出去。

去曲阜抄家的錦衣衛也加班加點,這種肥差買賣,別說是過年有空了,隨時都有空,只要陛下您一句話,咱立刻衝過去,給您把事情辦到最好!

就這樣,李自成也透過第一批被處決的人,樹立起了在朝堂上的威信。

此時,蜀王造反的訊息還沒有傳到北京,連陝西的官員們也都還不知道北京已經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