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哎喲,這麼巧,你在這裡逛青樓?(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是他後來在宮裡大肆清理太監和宮女,將那些人都安排到大明製造局去,才消化了臃腫的宮女和太監群。
而南京這邊顯然大不相同,他隨處可見正在交談買賣的商賈。
古代對商人的壓制,是21世紀的人無法想象的。
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一位。
不過到了明朝中期,社會多元化,糧食產量增加,社會商業蓬勃發展。
尤其以南方為主,南方不僅僅普通人家經商,連貴族和官員也不排斥經商,並且很熱衷。
這與北方的傳統農耕社會形成鮮明對比。
在北方各省,大家還是很歧視商人的,更多的是以入仕為榮。
若是聽哪一家是做買賣的,即便很有錢,也會看不起那家人。
崇禎還看到秦淮河上,絡繹不絕的貨船,在碼頭停靠,一箱箱貨卸下來,搬運工們滿頭大汗。
一邊還有商人正在跟搬運工結算,然後再找託運的將貨拖運到指定的地方。
大明朝的官府是有修建專門的場所供商人們囤貨的,這是朱元璋時期就有的規矩。
大明朝商稅中的塌房稅,就是囤貨交的錢。
洪武年間,南京是天下商業中心,許多商人到南京做買賣,只能把貨放在船內或者屯在城外。
這樣很容易被中間商壓榨,朱元璋覺得要是中間商在其中作梗,物價會被抬高,影響的是南京城的民生。
而且這些錢,還不如朝廷來賺。
所以就修了一些類似於“倉庫”的地方,商人在碼頭卸貨之後,可以直接運輸到官府制定的地方囤房,根據貨物多少叫塌房稅。
這些算是好事,不僅僅南京有,全國各地都有。
走著走著,崇禎居然走到夫子廟附近了。
夫子廟附近算是南京城最繁華的一段,江南貢院就在這裡,這裡是大明朝讀書人的聖地。
不過,去年應天府案,秦淮岸畔的槍聲之後,夫子廟就被暫時查封了。
說是暫時查封,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開。
雖說沒有開,但附近的年輕人可不少啊。
因為對面就是整個東南最有名的煙花之地,這是大明朝讀書人們的最愛。
秦淮八豔就是這個時代,這個地方八大名伎。
前方很是熱鬧,崇禎走過橋,看見樓上一些濃妝豔抹的女子正在朝下面招手。
門口也有不少漂亮女子正在迎客。
一個衣著華麗的男子騎著一匹駿馬,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停在前面的春風閣前。
“都讓開!都讓開!瞎了你們的狗眼,這位是惠王,都讓開!”
人群一聽是惠王,立刻讓出了一條道。
崇禎倒是好奇起來。
惠王?
哦,是朕讓他們來南京來祭祖的。
惠王是萬曆皇帝的第六子,封地在湖廣省荊州府。
這哥們兒是天啟死之後,崇禎繼位,才去荊州府就藩的。
看來他是迫於壓力,來了南京。
不過他倒是一點也不低調,逛青樓居然如此大排面,深怕別人不知道他是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