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步省了,就剩下了許多時間,甚至雙方對未來的目標都持有看好的態度,不會因為困難而產生質疑。

崇禎說道:“你的意思是,在這個港口設定在上海縣?”

“沒錯,設定在上海縣,是最佳選擇,無論是南京,還是揚州、鎮江、常州、無錫,還是蘇州、嘉興,都能夠走水陸,匯聚到這裡,出海。”

崇禎已經忍不住了,他說道:“好!陳子龍,你說得好!你的想法,深得朕意!朕剛從清江督造船廠過來,已經命令他們開動海船了。”

“今年就會有一批海船下來。”

崇禎忍不住站了起來。

“朕也不怕跟你說,朕開海的目的,是為朝廷創收,北線打仗要錢,民生髮展要錢,朕缺錢!所以朕才開這個海!”

他目光明亮地盯著陳子龍,繼續說道:“朕需要有一個人,到上海縣,為朕操辦這些,這個人必須認可開海,也必須熟悉這些,才能更快地操辦起來。”

“你可願意為朕分這個憂,解這個難?”

陳子龍微微一怔,立刻又跪下來了:“陛下太高看草民了,草民何德何能。”

崇禎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將他扶起來,笑道:“只要你想把這件事辦成,你就一定能辦成,你要相信自己。”

不得不說,張晨這個老忽悠,在給雞湯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而且給的雞湯還油而不膩,再配合他沉穩、溫柔的語氣,讓人如浴春風。

“朕求賢若渴!”

“國朝積兩百年之弊,已經到了不得不改制的時候!”

“朕知道你們對這兩年發生的一些事,心中有怨言。”

“草民不敢。”

“你不必急著否認,有怨言才是正常的,你們不瞭解朕的新政,不瞭解朕,沒有怨言就不正常!”

陳子龍大感意外。

老實說,去年應天府案,死了那麼多人,其中復社的人也死了很多。

他又是復社核心成員之一,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不僅僅他,方以智、張溥、張採這些人,多有怨言。

在南方仕子心中,紫禁城的那位,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君!

但是,大家又十分矛盾。

因為朝廷一邊在殺人,一邊又在毫無保留地救濟災區。

例如陝西、大同。

還在不留餘地地給北線支援。

皇帝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是模糊的。

巨大的殺戮,給人們帶來的衝擊感,讓許多仕子本能情緒化排斥朝廷。

直到現在,此時此刻,皇帝的形象,似乎在陳子龍心中慢慢清晰了一些。

皇帝給人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

僅僅是和他站得很近,就能感受到他全身上下充滿了活力,充滿了信心,也沉穩如山。

而且皇帝說出這番話,更讓陳子龍感受到了這位年輕皇帝的真誠。

他一點不像一個殺了那麼多人的暴君!

“你們心中有怨言,和朕有誤會,朕不怪你們,朕也不怪任何人,人和人之間的誤會是常態,如果我們能消失誤會,就是最好的。”

“我們消除誤會,你們知道朕想做什麼,願意輔佐朕,為大明朝開創更好的未來,這就是朕想要做的。”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改革大明朝兩百年之積弊,重開盛世,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陳子龍竟然被皇帝這番樸實的話,感動得眼睛有些溼潤了。

畢竟是年輕人,容易被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