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廠是赫赫有名的。

據明代《漕船志》記載,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清江督造船廠每年實造船隻數量大體穩定,年均519艘。

每一艘的造價大概是在100兩左右。

船隻以內河淺船為主,船寬,載糧才能多。

據史料估算,清江督造船廠一年的產值大概在8萬兩(約5200萬元)。

這個數字可以說少得有些可憐。

要知道,早在嘉靖年間,東南的揚州、蘇州就有不少大富商,他們經營鹽鐵,身價動則四五十萬兩。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清江督造船廠創造的價值是非常低的,它的作用也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

價值創造雖低,可這地方的規模是真不小。

沿著淮河而建,八十餘廠,延綿23裡。

規模足夠大了吧!

典型的國營商社僵化、老舊的那一套毛病。

一路下來,崇禎看到清江上,商船如梭,延綿到遠處。

這些商船都是河船,吃水淺,他們沿河而上,將南直隸的貨物運輸到北京通州,在那裡卸貨後,進入京師。

大明造船技術還是很發達的。

不過要指望這些船出海,肯定不行。

清江督造船廠目前主要製造河船,已經不造海船了。

當崇禎靠近清江督造船廠的時候,看到前面有一隊隊人馬正在朝造船廠的方向走去。

他感到奇怪,那些人驅趕著騾子,運輸著貨物。

難道運輸的是造船的木材?

看著也不像啊!

崇禎帶著人過去的時候,被前面的守衛攔了下來。

值班計程車兵見這一大群人奔了過來,連忙上前說道:“這裡是衙門重地,無關人等切勿靠近。”

見崇禎人多,值班士兵的語氣還是很客氣禮貌。

崇禎指著剛進去的那一隊人,問道:“他們運輸的是什麼?”

“這與你們無關,還不快快離去!”

錦衣衛上前,做了一個簡單的動作,掏出了腰牌,說道:“錦衣衛辦事。”

那些個守衛頓時面面相覷,顯然有些不敢相信。

“還不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