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不打廢你們,朕都對不起這麼好的機會!(第1/3頁)
章節報錯
周延儒呈遞上來了今年一些重要匯總。
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
一、年初的陝西案。
也就是舉人張春來之死的案件。
其結果是陝西被牽扯出32名官員,其中張志安與瑞王有勾結,遂另外31名官員,都受到此案牽連。
嚴格意義來說,這宗案件算是親王案。
二、孔府案。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張志安寫信給衍聖公,衍聖公進京,遂被查。
其中查出幾十萬畝田產,偷稅漏稅,孔府相關人等被盡誅。
這件事其實是單獨的案件,是張晨想要搞孔府,恰好孔府和瑞王案有了一定牽連,藉此發揮。
三、蜀王案。
蜀王和瑞王忽悠通氣,年初蜀王在成都謀反。
表面上是清君側,其實是想做皇帝,但根本原因是傳統地主不滿新政。
而蜀王是四川最大的地主。
歷史上是蜀王到底有多少地?
佔據了成都府7成良田!
早在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對初代蜀王朱椿就好的有些過分。
除歲祿、賞賜等,蜀王府還有在地方上的收益,如地租、稅課徵收等。
朱椿剛到成都就藩,朱元璋就把“成都府萬年池及南瀆廟池”的地租,賞賜給了他。
朱元璋還把成都稅課司給了他,稅課司就是管地方商稅的,商稅成為蜀王府的一大筆日常收入。
這些全部都是代代相傳的。
據說,蜀王在成都府,有300多座王莊,每天都可以換不同的住。
成都府的田地劃分是這樣的:蜀王佔據了70%,軍屯佔據了20%,民間只有10%。
為什麼會這樣?
還是老規矩,明末苛捐雜稅非常重,人頭稅也非常重。
自由農根本種不起田,把田給蜀王,自己依附在蜀王下面,成為佃農,反而更輕鬆。
所以,其實就是稅制有大問題。
而舊的稅制明顯對傳統士大夫、宗室有利,中小地主也在想各種辦法瞞報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