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胤植捅的是軟刀子。

這種刀子比之前羅尚忠等人直接硬上要高明多了。

羅尚忠等人的硬刀子無法解釋李自成在陝西為什麼還會有一些好名聲。

孔胤植的話就合理地解釋了這一點。

作為一個文字高手,這是必備的。

孔胤植在歷史上雖然沒有骨氣,但好歹從小讀儒家經典,玩陰的還是一套又一套的。

他這話說完後,羅尚忠、宋祖乙等人心中才恍然。

禮部郎中王鶴這才反應過來,他也跟著說道:“陛下,衍聖公所言極是,李自成乃是一諂媚之臣,這樣的人欺上瞞下,草菅人命,視朝廷綱紀於無物,甚至藐視陛下的天威,此乃大惡也!”

大殿內又陷入短暫的沉默中,大家都懸著一顆心,等待皇帝說話。

過了一會兒,皇帝才說道:“孔愛卿,若是李自成的秉公執法與吳志春的死是相互矛盾的,為何不能是吳志春之死與李自成無關呢?而非要是另一種可能?”

孔胤植說道:“吳志春之死,乃是陝西官員們共同佐證的事實……”

他此話一出,立刻意識到這句話有漏洞。

為什麼吳志春之死,是陝西官員們共同佐證的事實?

就算是,你衍聖公是如何知道的?

難道你衍聖公之前與陝西官員們有過書信往來?

孔胤植連忙說道:“臣也是猜想,還需陛下去查明吳志春真實的死因。”

崇禎說道:“按照愛卿的意思來推論,如果吳志春不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是否就說明,李自成不僅不是諂媚之臣,而是秉公執法的忠臣?”

大殿內又陷入短暫的沉靜。

孔胤植思忖了一下,說道:“是的。”

“是什麼?”

孔衍植說道:“如果吳志春之死,不是李自成所謂,那麼李自成不但不是諂媚之臣,還是秉公執法的忠臣。”

他也只能這麼說,因為他最開始的說法是給出了兩種假設。

要麼李自成逼死了吳志春,是個諂媚的小人,要麼沒有逼死吳志春,是個忠臣。

他不可能在延伸出第三種說法,因為他的出發點就是篤定了李自成逼死了吳志春。

那個秉公執法的假設,只不過是他為了讓自己的說啊更加客觀一點,也就是用來裝飾自己的。

如果再說提出第三種可能,顯然就多餘了。

“原來如此。”崇禎沉吟了一下,看著其他人,“諸位也是這麼認為嗎?”

羅尚忠先表態了,他說道:“陛下,臣也是這麼認為的,李自成是個小人,他犯了殺人的罪行,他身為按察使,不僅沒有嚴懲貪官,反而逼死忠良!”

吏部郎中李春陽說道:“臣附議。”

刑部郎中宋祖乙說道:“臣附議。”

翰林學士楊成也說道:“臣附議。”

左通政司李秉昌說道:“臣附議。”

接下來,剛才一起彈劾的人全部出來表態了。

這些人崇禎也懶得去看了,因為這些傢伙就是最近彈劾李自成彈劾的最兇的,方正化已經把名單給了他。

眼看這架勢,李自成今天似乎是死定了。

但他們不知道,皇帝這今天這張網,才剛剛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