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陷入短暫的安靜。

刑部主事宋祖乙也走上前來,他說道:“陛下,臣也有話說。”

“說,但說無妨。”

“臣覺得,王大人、李大人、羅大人說的都有道理,北京大學的學生辱罵朝廷命官,茲事體大,關乎天下根基,若不嚴懲,恐有人效仿。屆時,學生不尊重老師,兒女不尊敬父母,下官不尊重上官,必然也有人生出邪念,不尊君父,此乃大禍!”

我大明朝的官員,打仗狗屁都不是,讓他們拿出點治國的方案,半天放不出一句屁。

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幫扯犢子的,要內鬥,搞自己人,往死里扣帽子,那是一個比一個麻利。

他們顛倒黑白,斷章取義,故意把一件小事無限放大,上綱上線,這一套流程下來,當真是一氣呵成。

“還有嗎?”崇禎掃視一眼,說道:“大家都說說對此事的看法?”

“陛下,臣等也覺得此事不妙啊,若是這般下去,今日是侮辱衍聖公,明日豈不是要反了天了!”

陸陸續續站出來一批人。

這些人有國子監的官員,有六部的官員,還有五寺的官員。

還有通政司的官員,甚至還有都察院的官員。

大理寺、通政司、都察院,這三個衙門,與六部合成六部九卿。

都是朝廷樞要。

人太多了,大概有二十幾個吧,剛才都出來的太快,崇禎也懶得去數,懶得去看具體哪些人。

反正就是一幫傳統的舊派官員,終於找到機會了,要在這個時候搞事情了。

當然,北京大學這件事,還只是一個開胃菜而已。

翰林院學士楊成則站出來,在這恰當的時機,再為今天的這場盛宴加了一把火:“陛下,關於朝廷選拔人才這件事,的確有不妥,臣聽聞,今日朝堂對李自成的不滿也與日俱增,臣便想了想,李自成,也並無功名,卻也坐到了陝西按察使的位置,又在陝西逼死舉人吳志春。”

他的聲音格外入耳,蘊含著一股鏗鏘有力的正氣。

“如此看來,推官,若是破壞了傳統的祖制,必然是會出大問題的。”

“現在新村鎮官員還僅僅只是在順天府推行,而陝西也還只有一個李自成,若是不及時從朝廷的綱常制度上做修正,一旦任由其發展,必然引發大亂!”

說著,楊成直接跪在了地上,飽含正氣的聲音中,彷彿又帶著幾分悲憤。

北京大學的事還沒有扯完,立刻又扯到李自成身上了。

一扯到李自成身上,又有似乎又來神了。

禮部郎中王鶴繼續說道:“陛下,李自成在陝西橫行霸道,驕橫無禮,全然不將朝廷禮數放在眼裡,陝西上上下下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現在又逼死舉人吳志春,其惡行,實乃人神共憤!”

今日李自成便就在這朝堂上。

這也是李自成自從做官以來,第一次參加大明朝的早朝。

他也算是開了眼,敢情這些個當官的,平日裡在皇極殿跟皇帝議論國家大事,就是這麼議論的?

這不是兒戲嗎!

這些個人,明擺著就是勾結在一起的。

李自成站在那裡,也不說話,他懶得說,他這人也不太擅長嘴皮子功夫。

其他人一見提到了李自成,也都興奮起來,紛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