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認錯了,國子監祭酒都認錯了,翰林院的人也扛不住了。

咋滴?

你現在還能把白的辯成黑的不成?

翰林院的人也都認錯,表示是自己的失職。

之前還群情激憤,要在朝堂上義正言辭拯救天下,現在都乖乖認錯了。

認錯重不重要?

認錯非常重要。

這是在集體表態。

這是讓集體打成一個共識。

什麼共識?

地方官員存在大量的貪汙、以權謀私、偷稅的現象。

權力的高層達成一個共識後,以後清理人,新進來的人,才會被共識所影響,並且腦子裡深植入這個共識。

好了,這還只是第一個共識。

這就是他張晨接著南直隸的事,倒逼這群大臣改革的第一個共識。

既然都承認有問題了。

是不是就完了?

當然沒有。

有問題要解決啊。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共識。

崇禎見人也跪得差不多了,說道:“有問題,是很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沒有問題,才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

“朕剛登基之時,都在跟朕說,海內生平,天下安定,朝堂一片和氣。”

剛登基?

崇禎是天啟七年登基的,那時候張晨還沒有穿越過來,但是歷史他還是知道的。

崇禎登基不久後,就對魏忠賢動手了,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彈冠相慶,上演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場面。

但實際上政治投機分子們則藉著那場風波大肆清除異己。

到處都在歌頌皇帝的仁德,到處都在歌頌大明的千秋偉業。

舞臺中央的鮮花和掌聲,對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毒藥。

“諸位都是大明朝的社稷良臣,都起來吧。”

社稷良臣?

你如果信了這狗皇帝的話,怕是活不過後面三章了。

這不過是場面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