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暴力催收?(第1/3頁)
章節報錯
孫承宗、畢自嚴、李邦華、範景文等人也都跪下來。
他們也說道:“請陛下降罪,是臣等失職。”
有一種計謀叫做以退為進。
你以為孫承宗他們真的在認錯?
他們只不過是藉著韓爌把話挑到這個份上,逼著滿朝文武認錯。
如果這個時候,你是朝堂上某個彈劾他們的官員,你一聽他們認罪了,然後屁顛屁顛跳起來說:陛下,您看他們認罪了,臣說的對吧。
如果你真的這樣,肯定會死的很慘,絕對的。
當然,這樣的人,在朝堂上大機率是不存在的。
屁股決定腦袋,雖然大明朝的官員是沒有節操的,為了利益什麼狗屁混賬邏輯不同的話都能說出來。
但這種弱智的行為,還是不會有的。
畢竟官場是個篩子,這麼點腦子都沒有,是不可能進入到這裡來的。
這下群臣都被搞得下不來臺了。
尤其是六部九卿的官員。
堂堂部院大臣啊。
皇帝坐在上面不說話,他不說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等著在場的諸位……認錯。
猶豫了一會兒,吏部的人先出來跪著了:“是臣等失職。”
吏部是六部實際之首,吏部的人一出來,接下來名義上的六部之首禮部就跳出來了。
再接下來,各部尚書、侍郎,還有九卿都齊刷刷出來了。
“是臣等失職,請陛下降罪。”
一邊的國子監祭酒孔貞運也爬過來,說道:“陛下,國子監也監國之責,然則國朝綱紀敗壞,地方官僚貪汙**,國子監亦有失職,請陛下降罪。”
這孔貞運倒是聰明。
國子監最近鬧得厲害,他卻非常識趣。
國子監和翰林院都是非常特殊的衙門。
在行政上,這倆基本上沒啥實權。
可地位卻很高。
國子監就是所謂的太學,直接隸屬於朝廷的官學。
也可以理解為21世紀的清華北大。
因為清華北大是直屬於中央管的。
國子監祭酒和翰林院學士的品階都不高,但絕對都是皇帝的近臣。
尤其是翰林院。
明朝中後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入閣的大學士,必須從翰林院裡挑選。
例如韓爌、錢龍錫、周延儒、孫承宗等人,以前都是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