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巡撫制(第二更)(第3/3頁)
章節報錯
“是。”
“下去吧。”
“臣告退。”
崇禎繼續開始寫東西,他在寫空氣、真空、熱氣原理、力學公式等等。
巡撫制其實很像後世的省委。
布政使、知府、知縣、鎮長和村長,都是行政官員,巡撫則是偏人事的官員。
如果管理一個超級大國?
一、思想宣導,從上到下,官員到群眾。
二、制度規則,既法理。
無論是官員的,還是群眾的,思想建設工作都不能落下,都必須不斷的、反覆地宣導。
所謂的《民典》、《矛盾說》都是張晨自己寫出來的。
《民典》闡述的是民眾在國家中的地位。
《民典》與古代先哲說的君貴民輕不同,這本書從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個角度闡述了民眾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如何讓民眾對國家有歸屬感,如何讓民眾信任朝廷。
裡面說了許多技巧,即所謂的術。
而不是道。
道則是:民眾對國家有信任感,則國家安定,民眾對朝廷有信任感,則朝廷有威信。
但道沒有說怎麼做,這是道缺失的,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缺失的一些環節。
可能儒家一直注重意識形態,而忽略術的發展。
《矛盾說》則是談論了世界萬物之間的矛盾,例如當今大明朝的主要矛盾是糧食的分佈不均和民眾渴望吃飽飯之間的矛盾。
《矛盾說》很顯然是張晨把偉人的一些思想借鑑來了。
這本書可以幫助官員清晰認識到目前最嚴重的的問題,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不是糾結於無用的意識形態。
這兩本書可以說非常實用,完全是實事求是的範本。
如果把巡撫制建立起來,從巡撫制開始對官員進行思想改造,就可以在一邊瓦解儒家的時候,一邊建立新的規則。
還是那句話,毀滅可以,但毀滅的時候,必須開始著手建立新的規則。
否則毀滅後,會出現真空狀態,真空狀態下,會爆發大亂,也就是禮樂崩壞,軍閥割據,民不聊生。
這是非常恐怖的。
所以啊,改革從來都不是吼幾句給我殺這麼簡單。
建設從來比毀滅更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