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朕這裡剛好有一份認罪書(第3/3頁)
章節報錯
“你來說說,遼東當年為何有譁變?”
“因朝廷欠餉,又因軍餉補給不足。”
“韓爌,你呢?說說!”
韓爌已經聞到了最近的風聲,不過他還是如實說道:“臣也以為當年是朝廷欠餉所致。”
“還有沒有不同意見?”
無人作答。
皇帝道:“諸位都認為,拖欠軍餉久矣,則導致軍隊譁變?”
“好,既然諸位都這麼認為,看來朕的朝堂還沒有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他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張名單:“駱養性。”
“臣在。”
“這些人,全部抓起來,帶到昭獄裡好好審問,朕不允許有一個漏網之魚。”
駱養性連忙接過那份名單:“臣領旨。”
駱養性轉身道:“來人!”
外面立刻有一隊大漢將軍進來了。
駱養性開始一個個念名字,其中包括兵部郎中李光甫,兵部主事張朔,戶部郎中李瑞清,戶部主事張朝安等等。
兵部郎中李光甫道:“陛下這是為何,臣等不知所犯何事!”
他心中當然知道原因,但他已經做好了打死不承認的準備了。
這事也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不承認。
“不知道?”皇帝語氣瞬間鋒利起來,眼神彷彿也化作了一柄鋒利的劍,“順天府的撫卹金現在在何處?”
“自然是在運輸的路上。”
“何時運出?”
“十一月十八日運出。”
呵,好傢伙!
崇禎抬起眉頭來,到了這個時候,還能狡辯。
這貨大概就是準備說,文件流程全部先走了一遍,但是具體的執行還沒有開始。
不是臣不發錢,是臣剛開始執行,陛下您不要急。
“那這些文書上寫的十月十五日是為何?難道是朕看錯了?”
“陛下沒有看錯,只是銀子籌備需要時間,臣等先走完流程,再開始籌備銀子發錢。”
你不得不承認,能站在朝堂上來的官員,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到了這個關頭,還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狡辯。
只要還有一點點希望,就絕對不承認,將狡辯進行到底。
崇禎從桌案上抽出一張供書:“李大人是不打算承認麼?好好好,朕這裡倒是有一份認罪書,你要不看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