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臣們依然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三天後,樞密院派下去調查的結果回來了。

一共調查了三十家殉國的,結果就是,都沒有發撫卹金。

而兵部的備案上卻記載著已經發放。

不僅僅順天府的記載了發放,連真定府、保定府的也記載了全部發放。

又過了兩天,保定府的調查也回來了。

同樣的結果!

明末是一個兵變高發的時代,只有你想不到的兵變,沒有不可能發生的兵變。

為什麼會兵變?

因為不發錢,不給軍餉。

也就是說大家免費賣命,還要捱餓。

張晨現在最敏感的就是軍隊的軍餉和軍糧!

這關乎到軍隊的穩定,更準確的來說,是軍隊對朝廷的信任。

新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了信任和威信。

現在兵部突然來了這麼一手,如果不嚴懲,會有什麼後果?

告訴你,皇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朝廷威望和信任會快速崩塌,尤其是在新軍中崩塌。

所以這件事沒有任何需要思考的,直接處理就行了。

他現在已經不想知道是誰打算燒了兵部了,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發放檔案上有簽名的,有蓋章的,全部都要抓起來。

十一月二十二日,早朝。

皇帝坐在龍椅上,群臣們在下面。

“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李光甫!”

李光甫心頭一沉,出列道:“臣在!”

“朕心中有一疑惑,你來給朕說說。”

“請陛下明示。”

“崇禎元年,遼東兵變,遼東巡撫畢自肅自殺身亡,你來告訴朕,這件事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何處?”

李光甫硬著頭皮說道:“陛下,自唐以來,武人跋扈、驕躁,不聽調遣,此等事多有發生,臣以為根本原因是治軍不嚴。”

“那畢自肅因何而自殺?”

“士兵譁變,他自覺無顏再見陛下聖顏,遂自裁謝罪。”

“李邦華。”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