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剛戰敗,現在又被發現糧食造假。

如果他腦子沒問題的話,大機率是不會選擇負荊請罪的。

二、既然不會,就很可能鋌而走險,畢竟他有家兵。

而且現在遼東局勢,皇太極看起來還佔主動地位,他甚至可能搖身一變投靠皇太極。

如何投靠皇太極?

當然是發動對天雄軍的突襲。

所以,崇禎來密信提醒盧象升。

但他現在已經追不過來了。

即便追過來,也未必吃得下一萬神武衛。

追了半天后,吳襄的確沒有追上,最後焦慮地回了錦州。

吳襄在總兵府衙門想了半天。

該不該去請罪?

要不將責任全部推到兵部?

實際上,吳襄絕對不想叛變,也不敢叛變。

為什麼?

他又沒有上帝視野,他也不知道十幾年之後的韃清可能會得天下。

在崇禎四年的明朝,誰都不認為大明朝在十幾年之後會滅亡。

畢竟從土地、人口、財富、軍隊數量來看,大明朝完全是碾壓遼東後金的。

人在跳槽的時候,都會左右權衡。

畢竟這是生死大事。

不過,猶豫了半天之後,吳襄心裡還是一橫。

沒辦法,皇帝都跑了,連給自己狡辯的機會都不給了,足以說明皇帝已經對自己徹底失去信任了,甚至擔心自己在錦州將他軟禁起來。

這事皇帝肯定不會放過自己了!

與其等著被殺,不如現在反了。

下定決心後,吳襄便將自己的心腹們都叫來,然後跟他們說了現在的狀況。

眾人聽完後,都大吃了一驚,各自害怕又猶豫起來。

不過這裡的人基本上都是跟著吳襄刀口舔血的,私吞軍餉、草菅人命這些事這裡的人都有份。

他們也沒有退路。

“吳帥,現在咱們沒有退路了!”

“是啊,吳帥,反吧。”

“皇太極現在圍困大淩河城,正好我們現在出兵助皇太極,必然可以贏得他的信任!”

“如此說來,我們先去突襲盧象升如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