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打最硬的仗!(第3/3頁)
章節報錯
吳襄啊吳襄,早就提醒過你!
盧象升也不想多問吳襄的情況,他關注的是建奴的大軍。
“建奴大軍呢?”
“在南邊三十里,有約兩人馬。”
大軍已經收拾完畢,在平原上開始列隊,軍官們開始點名統計人數。
而盧象升則開始召集參謀部和諸將議事,商議今日這一仗怎麼打。
等商議完後,大軍便統一南下。
其實,正面大會戰要的不是計謀,而是軍隊的硬實力。
什麼是軍隊的硬實力?
例如裝備,士氣,組織能力,勇氣,軍官臨場應變能力。
還有最重要一點,協調大兵團的統籌能力。
例如你是盧象升,你手裡有2萬人。
戰爭開始了,你如何讓這2萬人發揮最大的力量?
要知道,組織力,人一多,管理成本就升高。
你一個普通人,就算把喉嚨叫破,也就最多百來個人聽到你說話。
而戰爭上面,當大家衝鋒的時候,就幾乎沒有人能聽到你說話了。
更何況,大兵團作戰,分左右路,有不同兵種。
這個時候,如何有效協調不同兵團作戰,就是統帥該做的事了。
實際上,明末明軍,最弱的就是這一點。
開國之初,大兵團打大會戰,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例如藍玉、常遇春他們。
但是到了明末,明軍幾乎喪失了大兵團作戰的能力。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軍紀敗壞,一到大規模衝鋒的時候,幾路大軍根本協同不了。
這叫無組織無紀律。
而盧象升,則是以軍紀嚴明出名的明末將領。
所以,他今天要和建奴打一場硬仗。
上午的時候,建奴的探子回報給德格類:“啟稟貝勒爺,明軍距離我軍只有二十里!”
“好好好!速速集結,又來了一批送死的!”
德格類興奮不已,這下都不用去義州了,等把這支明軍滅了,義州不就回來了?
德格類還抽空給皇太極寫了一封信,說明了情況,並且保證今天晚上就能把義州收回來。
這信很快就到了皇太極手裡。
嘿,皇太極一看,也跟著樂起來。
明軍放著義州城不守,居然主動南下送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