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皇太極開始調兵,崇禎御駕親征?(第1/3頁)
章節報錯
束不的瞪大眼睛,等反應過來,連忙用額頭撞地求饒:“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你剛才不是還說對朕絕對忠心的麼?”
“陛下,小臣……求陛下饒命……”
“饒不了你了!你身為大明的臣子,拿了朕的糧食,還敢公然跟皇太極眉來眼去,若是朕饒了你,草原豈不是認為大明朝人人可欺!”
說完,崇禎轉身便離開。
轉眼,已經是六月下旬。
一封緊急軍報八百里加急從遼東傳來。
什麼軍報?
建奴出兵了!
皇太極在瀋陽調集五萬精銳,朝大淩河撲來。
訊息一傳到北京城,朝堂上下震驚。
時隔一年半,皇太極又出兵了!
上一次是崇禎二年年底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破喜峰口,直入關內。
這一次,目標是大淩河。
這份明軍傳回來後,整個朝堂的風聲又開始發生變化。
什麼變化?
那些不贊成築城的大臣,又開始跳起來了。
皇帝,你不是說講話要有依據麼?
好,我們這次就給你拿出依據來!
於是,接下來就是算賬的環節,再就是雙方兵力對比的環節。
有人甚至從薩爾滸之戰後開始說起,說從薩爾滸之後,大明朝基本上沒有取得過大規模進攻性勝利。
並且大淩河城已經築了三次,被毀了三次。
這一次皇太極大兵壓境,大淩河城卻尚未築成,當立刻撤兵回錦州。
甚至還有人藉著這個時刻,鼓吹放棄關外,撤回關內。
總之,現在朝堂上是口水橫飛。
崇禎呢?
崇禎換了一身戎裝,帶上錦衣衛和神武衛,在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出了北京城,一路朝山海關而去。
他要出關?
當然不是出關。
皇太極五萬精銳鐵騎壓境,直撲大淩河城,可以說整個遼西走廊都會受到威脅。
崇禎對明末的邊軍不能說沒有信心,而是一絲信心都沒有。
那他去山海關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