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樸道:“錢閣老? 茲事體大,若是一旦稅務總府真的大量增員? 朝廷開支必然大漲,去年陛下給官員漲俸祿後? 所有官員的開銷已經增加到了400萬兩? 這件事一定要好好勸住陛下。”

王洽道:“不知道這些政策都是誰給陛下提的,這簡直就是禍國殃民之策!”

錢龍錫沉默片刻,只是喝茶,看起來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等喝完茶? 才說道:“陛下現在正在興致上,他對新政必然寄予厚望,現在去反對,已是無用,今日諸位在朝堂上也看到了。”

“那如何是好?”

“等新政推行一段時日? 若是無果,吾等在聯名奏疏。”

韓爌道:“錢閣老所言甚是。”

第二日? 北京城又熱鬧起來。

因為大明快報上登載了朝堂新政。

老百姓其實對新政並不感興趣,畢竟古代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很低? 一般也不參與政治討論。

大家能餬口飯吃就不錯了。

但為什麼還會引發熱議呢?

因為新政中有三條,直接擊穿了北京城輿論防線。

哪三條?

一、凡是乾元堂購買商品? 一律使用銀票? 銀票在皇家票號兌換。

二、將錢存到皇家票號者? 可享受每年1%的利息收入。

三、今年順天府的稅可以用銀票抵稅。

擔心一般人看不懂,報紙上還詳細解說了什麼是利息。

例如隔壁老王將1000文錢存到皇家票號,一年之後取出來,利息是10文錢。

本金加利息一共是1010文錢。

最低存款額度是100文起。

這三條一傳出來,就引起了轟動。

為什麼?

因為普通人能感受到和自己有關,自己觸碰得到。

那些什麼稅務總府衙門,什麼農政院,都是廟堂之上的事,對於市井裡的小老百姓來說,太遙遠了。

它們產生的影響,都是短時間內看不見、摸不著的。

倒是銀票這事,和最近大火的乾元堂聯絡在一起,關乎到大家購買日常生活用品。

大家自然就關注了起來。

有些人一大早就去排隊,結果一看乾元堂門口突然豎起了牌子,上面寫的“只收銀票”,經店裡的人介紹,說得去棋盤街的皇家票號兌換銀票才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