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大臣心頭一跳,怎麼又是加派!

這加派已經鬧死了這麼多人了,下面這群傢伙就不能臨時消停一會兒嗎!

“曹於汴”

“臣在!”

“這件事交給你來負責,把真定府和保定府的加派給朕立刻查辦出來。”

“臣遵旨!”

大家明銳察覺到,節奏被皇帝給拉回去了。

不待諸位大臣繼續說話,崇禎大袖一甩,便轉身離去:“退朝!”

“恭送陛下!”

關於洪承疇糧草的問題,指望兵部估計是夠嗆了。

就現在大明朝官員的效率,等湊齊那些糧草,可能李自成都要進京了。

所以,不能全部指望兵部,等讓樞密院參與進來。

他立刻召見了孫承宗,給了孫承宗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組織人確保山西糧食的供給。

這件事其實並不難。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曹化淳在山西找晉王要了不少好東西過來,不僅僅是抄了家,還將大批大批糧食搬運出來了。

現在樞密院派人過去,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而崇禎就是要樞密院的人過去錦上添花,這樣才能迅速立功,並贏得聲望,為日後進一步接過權力做準備。

崇禎派李邦華拿著尚方寶劍,親自走一趟,並且用很簡單的話交代了一下:誰敢阻攔,一律殺無赦。

隨即,他又給曹化淳寫了一封信,讓曹化淳全力配合樞密院接下來的工作。

一旦樞密院真的完成了這一次糧草的配給,兵部的威信就會大大減弱。

這對崇禎來說絕對是好事。

兵部獨攬的軍政大權,事無鉅細都由兵部來做。

可現在兵部一大堆只會扯淡不願意幹實事的人。

所以就是要分兵部的權,分兵部的威信,最後邊緣化兵部,一律啟用皇帝自己的親信,這才能保證日後軍政改制的順利。

等將李邦華派走之後,崇禎接下來就不上朝了。

每天都有不少奏疏,許多人依舊鍥而不捨地在抹黑洪承疇,希望英明神武的比陛下能夠立刻從遼東調兵。

這些人實在是混蛋,連事情的本質都沒有搞清楚,就在這裡瞎起鬨!

等到七月底的時候,把自己悶在紫禁城裡半個月的崇禎,終於收到了一份從前線傳來的好訊息。

孫傳庭已經運了3萬石糧食到陝西。

而這個時候的天雄軍,則突然改道,進入了山西,

沒有人知道盧象升這個時候選擇改道到底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