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韓非一聲嘆息,衝秦異人抱拳,道:“君上,臣出自韓國,這無法改變,還請君上不要譭棄韓國宗廟、王陵。”

韓非的出身是最令他苦惱的事兒,要不是他出身韓國宗室的話,他也就不會被秦異人流放到西域。

“韓非,在寡人出兵滅韓之前,你披頭散髮,前來見寡人,為韓國計。其實,你並非是想存韓,是在盡孝,因為你不能背棄祖宗。”秦異人點點頭道。

這話一出,韓非眼圈兒一紅,差點流淚了。秦異人這話說到他的心坎上了,韓非當時如此做,並不是真要存韓,是因為他出身韓國宗室,不能背棄祖宗,不得為韓國出力,他這是在盡孝。

能懂韓非者,秦異人是也,由不得韓非不激動。

“韓非,我們來個協定。你忠心為大秦,那麼,寡人就留著韓國宗廟王陵。若你有異心,休怪寡人無情。”秦異人眼中精光閃爍,盯著韓非。

“謝君上。臣一定盡心盡力。”秦異人這是法外施恩了,韓非哪能不感動,忙跪在地上,衝秦異人叩頭謝恩。

秦異人扶起韓非,衝眾人道:“經過這些天的朝議,寡人以為革新舉措主要有:料民,查清山川地理人口眾之數,為治理提供準確的數目,此為第一要務。”

料民,相當於現在的“人口普查”,極為重要。只有經過料民,掌握了第一手準確的資料,才能進行治理。

“道路不通,難以通行,車同軌勢在必行,這事得由蔡澤拿出個章程出來。”秦異人衝蔡澤道。

道路寬窄不一,一國的道路與另一國不同,這會極大的阻礙經濟的發展,修路就是重中之重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很有道理。

“諾。”蔡澤忙領命。

“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要想有飯吃,就得種地,就得興農事。要興農事,就得興修水利。”秦異人衝李冰和鄭國,道:“這興修水利之事,就交給二位了,你們得好好籌謀。”

李冰和鄭國是兩位絕世水工,把這事派給他們再好不過了。

“諾。”治天下之水正是二人心中所想,無不是大喜,欣然領命。

“字不一,交流不便,書同勢在必行,這事就交給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位率領一批飽學之士,考證出最能代表華夏傳承,最為正統的字。”秦異人衝荀子和公孫龍子道。

荀子和公孫龍子是當時學術界的泰斗,學識淵博,把這事派給他們令人放心。

這是大好事,欣然領命。

“廢分封,立郡縣,天下設郡縣,郡縣一設立,就能廢除各處關隘,此事刻不容緩。”秦異人衝李斯道:“自從寡人北征匈回來後,李斯你就在著手此事,這事還是交給你,由你牽頭。”

在秦異人北征匈奴回到咸陽後,就把李斯派去管理圖籍,收集資料,為的就是此事。眼下,正是李斯施展的時候了。

“諾!”李斯昂頭挺胸,大聲領命。

“丞相,你居中策應,從中排程。”秦異人衝範睢道。

“諾。”範睢身為丞相,不是要事必躬親,而是從中排程策應。

“朝議先暫停,你們立時行動起來,拿出可行的辦法。然後重開朝議,趁著各地官員、名士、飽學之士集中的良機,好好細商。”秦異人最後道。

人多力量大,可以集思廣益,找毛病,推搞各種細節,使得革新舉措更加適用,也就是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範睢他們領命後,自去忙碌。

雖說秦異人早就在準備一統之後的治理,然而,真正事到臨頭時,方知其中的艱難。

秦異人、範睢、李斯他們又是忙得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睡覺,眼睛紅通通的。

好不容易,費時半月,方才拿出個大概,然後,秦異人再度召開朝議。

前段時間,經過近二十天的朝議,已經達成了共識,大的方向上沒有分岐了。可是,在執行的細節上,又是分岐很大,天天都在爭論,整個朝殿中嗡嗡直響,如同打雷似的。

好在,隨著時間的進行,這種爭議越來越小,共識越越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