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遣使道賀,還應該派一重臣攜厚禮前去。”李園再度提醒。

聽了李園的話,楚考烈王恨不得扇他幾個耳光,仔細想想又覺得在理。若是楚國不派一重臣攜厚禮前去的話,那就是在招惹秦國,這後果楚國可是承受不起。

“李園,你以為當以何為禮?大楚不缺珍貨。”楚考烈王很是不爽,卻不得不接受李園的建議,決定要派人道賀。

“君上,這次秦得九鼎,珍貨已不能入秦之眼,以我之見,莫若割地為宜。”李園想了想,這才道。

“割地?”楚考烈王真想抽他幾個老大耳括子,可是,李園說得在理。

九鼎太過重要了,還有什麼珍貨比九鼎更珍貴的?楚國要交好秦國,除了割地外,不會有別的辦法了。

“好吧。大楚的土地多的是,不在乎那麼一點。就割四十肥沃之城吧。”楚考烈王萬般無奈,只得割地,衝春申君道:“這道賀一事,就有勞令尹走一趟了。”

“我?”春申君差點嚇尿了。

秦國是虎狼之國,他曾經陪還是太子的楚考烈王入質於秦。楚王死後,秦國扣留了楚考烈王,不放他回國。經歷一番波折,秦昭王這才改了主意。放楚考烈王回國,要不然的話,他與楚考烈王眼下還在秦國呢。

如今,又要他去秦國,他還真沒那膽。

“你不去。難道要寡人去?”楚考烈王很沒好氣的道。

“諾。”春申君只得硬著頭皮答應。

XXXXXXX

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昭王頭戴王冠,身著王袍,一臉的笑容,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跟個開心果似的。

白起、範睢、樂毅、王翦、蔡澤、太子嬴柱在座。個個滿臉的笑容,如同大過年似的。

秦異人遷九鼎的訊息傳來了,九鼎之重誰個不知,哪個不曉?由不得他們不歡喜。

“呵呵。”秦昭王未語先笑。笑聲特別暢快,笑得鼻子眼睛擠作一團了。

“呵呵!”範睢、白起、樂毅他們也是發出一陣暢笑聲,個個笑得眼睛只剩一條小縫了。

九鼎之重,他們都清楚。自從周室政衰以來。問鼎重的人不知幾多,就未有一人能把九鼎遷走。即使強橫而莽撞的秦武王也沒有遷走九鼎。秦異人竟然成功了,要把華夏傳國聖器遷到秦國來,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秦昭王、白起、範睢、樂毅四人這輩子經歷的大喜之事不知幾多,就未有一件能如遷九鼎讓他們歡喜的。

白起征戰一生,打的勝仗不知幾多,其中還有長平大勝這樣的天大勝仗,然而,與遷九鼎比起來,就要遜色多了。

長平大戰固然是難得的勝利,畢竟那是一勝之仗,而遷九鼎就意味著傳國聖器到手了,秦國可以稱帝了,秦國的“帝業”已成,還有比這更讓白起歡喜的嗎?

樂毅治理燕國,一舉扭轉燕國的局勢,燕國一舉而成為一流戰國,差點滅了老牌諸侯齊國,樂毅之功可以說比天高。然而,乍聞秦異人遷九鼎之事,樂毅同樣是興奮莫銘。治理燕國,伐齊固然是天大的功勞,然而,與九鼎之重比起來仍是不足。

齊國雖是老牌諸侯,畢竟只是一個諸侯,即使燕國滅了齊國,還無法問鼎天下。而秦國得九鼎,就意味著秦國大勢已成,即將一天下。

範睢自從入秦以來,給秦昭王出了很多主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遠交近攻”奇策了,這一計策的出世,讓秦國從中受益無窮,自此以後,秦國不用再象以前那般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方針。

然而,與得九鼎比起來,仍是有所不如。遠交近攻雖好,卻不過是一條計策罷了,得九鼎是由無數奇計追求的結果,範睢不能不興奮。

秦昭王十六歲登基為秦王,一生經歷的大事太多了,就沒有一件能有得九鼎讓他歡喜的了。因為得到九鼎,就意味著他可以稱帝了,秦國帝業已成,他的人生就達到了最巔峰,從此以後,再無遺憾。

“異人了得呢,竟然真的遷九鼎了。”秦昭王笑過之後,眼睛一眯一眯的,衝眾人道。

“恭喜君上,賀喜君上,有此賢孫!”範睢、白起、樂毅他們齊聲向秦昭王道賀。

“哈哈!”這話說到秦昭王心坎上了,仰首向天,一顆雪白的頭顱不住晃動,放聲大笑,暢快無比。

“得孫若此,夫復何憾!”笑過之後,秦昭王極是滿足。

能有秦異人這樣能遷九鼎的賢孫,此生何憾?

不要說秦昭王歡喜莫銘,就太子贏柱也是歡喜不已,雖然他與秦異人的關係不太好,畢竟秦異人是他的親子,他也有榮焉。

“異人即將回咸陽,大秦一定要做好迎接之事。一定要以隆重盛大的慶典,迎接九鼎!”秦昭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