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鼎之重(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國都城,臨緇,齊國王宮。
君王后、齊王建和丞相後勝在座,正在商議秦異人遷九鼎之事。
“母后,秦異人遷九鼎,這是春秋戰國數百載未有之事,此事已經轟傳天下了,想必秦國一定會大肆慶賀,大齊該當如何處置?”齊王建撫著額頭,很是豔慕的道:“九鼎怎就不歸大齊呢?”
九鼎之重,誰個不知,哪個不曉,誰不想得到?
一想到秦異人竟然把九鼎遷到秦國去了,齊王建心裡如同十五隻貓兒撓似的,七上八下,癢得難受。
“哎!”君王嘆口氣,道:“大齊在威王時是何等的強盛,列國退避,然而,自從樂毅伐齊後,大齊就衰敗了,難復當年盛況。惜乎哉,範睢不用於齊!若範睢用於齊,大齊不會如今日之般衰弱。”
君王后感慨無已,猛然想起了當年齊襄王發現範睢,想要招攬範睢而不得的舊事,更加傷感了。
範睢之才不需要說的,天下皆知是大才,齊襄王率先發現他的才幹,想要招攬他,卻是沒有成功。後來,經過一系列的變故,範睢去了秦國,成了秦國丞相,一條“遠交近攻”之策震驚千古,更別說還有散佈流言解廉頗兵權一事。
要是這樣的大才用於齊國,齊國一定會很強盛。
“姐,範睢固然是大才,可是他不會用於大齊,徒增感慨罷了。”後勝聽了君王后的話了,有點不爽,要是範睢用於齊,他還能當上丞相嗎?立時轉移話題,道:“眼下還是說說如何處置秦異人遷九鼎一事吧。”
“嗯。”君王后也知道再感慨也沒用,收拾心神。道:“秦王年事已高,來日無多,想要成就帝業,此其時也。此次得九鼎,秦王很可能稱帝,這事就更大了。我之意,大齊要遣一重臣前往秦國道賀,重申兩國兄弟之誼。”
君王后不愧是明智之人,把秦昭王的心思說得很準。
這次得九鼎不過是手段。秦昭王真正的目的就是稱帝,成就“帝業”。
“這事非丞相不可。”齊王建打量著後勝道。
齊王建對這個舅舅萬分依戀,很不願與他分開,然而,除了後勝。還真找不出合適的出使之人。
“我也是這意思。”君王后微一頷首,道:“秦得九鼎,其勢更盛,其焰更熾,丞相此去千萬莫要惹惱了秦國。”
“諾。”去秦國一事,後勝倒不牴觸,他能當上這丞相。秦異人幫了他不少,他還真想當面感謝秦異人。
XXXXXXX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急得團團轉。不住踱來踱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似的,額頭上已經見汗了。
春申君和李園侍立在側,大氣也不敢出。
李園因為採納頓弱之策。成功的把自己的妹妹李嫣送給春申君,沒過幾多時間。李嫣就懷孕了,然後,再把李嫣送給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不知李嫣懷了春申君的種,還以為是自己的骨肉,大是歡喜,對李嫣百般寵愛,順帶的,李園就成了國舅,擁有了不低的身份,雖然還沒有達到春申君那種程度,也是舉足輕重了。每當有大事,楚考烈王都要他參加。
“秦異人他竟敢遷九鼎,他竟敢遷九鼎!”楚考烈王猛的停下來,大聲吼道,如同雷鳴似的。
秦異人遷九鼎這事,太過重要了,只要稍有頭腦之人都能看得明白。
秦國已經是最強戰國,令天下忌憚,再得九鼎,秦國就能聚民望,收人心,就能名正言順的出兵掃滅列國,楚國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了,要楚考烈王不急都不成。
“九鼎,九鼎,害我大楚!”楚考烈王抹著額頭上的冷汗,沉聲喝道。
秦得到傳國聖器九鼎,對楚國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要楚考烈王不急都不成。
“你們說,大楚該如何處置?”猛然間,楚考烈王衝春申君和李園喝道。
“這……”春申君這個令尹無計可施。
“君上,臣以為,眼下當以遺使入秦道賀為第一要務……”李園忙道。
“閉嘴!道賀?虧你說得出口。”楚考烈王大喝一聲,如同雷霆萬鈞,指著李園數落起來:“秦得九鼎,對大楚不利,大楚能道賀嗎?哪有這樣的理!”
秦國得到九鼎,就能名正言順了,要打楚國誰也不敢說個不字,對楚國的威脅太大了。竟然要遣使前去秦國道賀,這對於楚考烈王來說,萬難接受,他那感覺比吃了蒼蠅還要難受。
“君上,若不遣使道賀的話,這就是招惹秦國,秦國立時就會加兵於楚。”李園忙提醒。
“呃。”楚考烈王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李園說得沒錯,秦得九鼎是何等重大之事,其他的諸侯必然是要前去道賀。若楚國不派人道賀,那就是交惡於秦,秦國以此為籍口發兵攻楚,楚國的禍事立時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