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紛紛向秦(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國向天下招納賢才的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韓國都城,新鄭,韓國王宮。
韓桓惠王正與一眾妃子嬉戲,興趣正濃之際,卻見丞相韓開地快步而來,一臉的憂心忡忡,不由得有些掃興,揮手讓一眾妃子下去。
“丞相,何事憂慮?”韓桓惠王衝韓開地問道。
“稟君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韓開地大聲嚷起來。
“有何不好?難道是西周公沒有發兵討秦?”韓桓惠王眼下最擔心的就是西周公沒有討秦,那樣的話,他的“肥周退秦”奇計就付諸流水了,他的心血就白費了。
“君上,不是這事,是另外一件事。”韓開地抹抹額頭上的冷汗,道:“秦國大辦學館,並邀樂毅操持。如今,秦國要向天下廣招賢才,並且以樂毅、荀子、公孫龍子和秦異人的名義,聯名發出邀請。”
“就這事?”韓桓惠王卻是不當一回事,雲淡風輕。
“丞相,你這丞相是不是越當越回去了?啊!這才屁大的一點兒事,你卻如此惶急,你要是再如此的話,你這丞相就莫做了。”緊接著,韓桓惠王就是數落起韓開地。
“君上,這還是小事啊?”韓開地彷彿在聽天方夜譚,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道:“君上,你可知這對大韓的影響有多大?秦國胃口不小,是要把天下賢才悉數網羅啊。一旦秦國成功的話,秦國就會更加強大呀。”
韓開地雖不如他的孫子張良那麼了得,這事還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秦國就是把要把天下英才悉數網羅了,真到那時。秦國就會更加強大,秦軍一旦東進,誰能攖其鋒?
“那照你說,大韓就要阻止了?”韓桓惠王不住搖頭,道:“以嬴稷那老兒的強橫,他一定會發國書,說誰敢阻止秦國招納賢才,就要打誰,是吧?”
終於聰明一回了。竟然給他說準了,秦昭王還真是這樣乾的。
“君上英明。”韓開地不得不頌揚一句。
“哈哈!”韓桓惠王仰首向天,爆發出一陣驚天的笑聲,道:“嬴稷啊嬴稷,你不是要廣納賢才嗎?寡人就助你一臂之力。來啊。傳令,凡欲入秦者,大韓資助其舟車之資。”
你這是湊的哪門子的熱鬧?還嫌秦國的人才不夠多?
韓開地真想吐韓桓惠王一臉,他一句阻止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聽韓桓惠王,道:“我們還可以再選一批聰慧之人,讓他們去秦國就學嘛。韓人畢竟是韓人嘛。他們一定會心向大韓的,寡人要讓嬴稷這老兒的盤算成空。丞相,你說寡人這一奇計可妙?”
先前,韓開地還只有吐韓桓惠王一臉的衝動。眼下有抽他一頓的衝動了。秦國敢招納這麼多賢才,自然是有辦法讓他們為秦國效力。再說了,韓國朝庭烏煙瘴氣,真正有領的人誰願在韓國為官?
可是。一聽韓桓惠王說出“奇計”二字,韓開地所有的不滿立時煙消雲散。他要是此時說這一“奇計”不行的話,保證他的下場會很慘。
“君上英明,如此奇計,天下少有。”韓開地不得不忍著不爽,大拍韓桓惠王的馬屁。
XXXXXXX
魏國都城,大梁,魏國王宮。
“什麼?秦國要廣納賢才?”魏安釐王一臉的震驚,失聲尖叫。
“是呀,君上,這可如何是好?”丞相須賈也是一臉的驚惶,幾乎都快哭了:“即使大魏心有不甘也不行呀,秦王發了國書,誰要是敢阻止,就發兵打誰呢。大魏地處三晉之地,是秦國東進的要地,秦國正愁沒籍口滅我大魏呢。”
魏安釐王昏庸,須賈草包,這兩君臣是絕配。不過,他們還是能看明白秦國此舉的重大圖謀。秦軍還未東進,就把各國的人才悉數網羅了,這是一招釜底抽薪的毒計。沒有了人才,先讓你國將不國。
他們有心要阻止,又懼秦兵威,不敢付諸行動。
“君上,這可如何是好?”須賈愣了愣,忙問道。
“還能怎樣?當然是全力配合秦國了,莫要讓秦國抓住出兵的把柄。”魏安釐王萬分不甘心,卻是不得不配合秦國選人,他可惹不起秦國。
略一停頓,魏安釐王又自我安慰,道:“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大魏的人才不都去了秦國嗎?先是商鞅、後是張儀,還有範睢。”
戰國時代,秦國是最缺人才的國家,卻又是最強的,因為秦國能從山東招來盤盤大才。也正是因為秦國缺人才,這才不得向山東之地招納賢才。
其中最有名的幾個大才,諸如商鞅、張儀、範睢,還有尉繚,都是來自魏國,或者與魏國干係極深。
而在當時,人才最多的國家就是魏國了。然而,魏國沒有用好人才不說,還害過不少人才。因此,當時有一句譏諷魏國的話“魏才人用”,意思是說魏國雖然人才不少,卻總是為他人做嫁衣,魏國的人才最終會遠走他邦。
商鞅是衛人,想在魏國出仕,當時魏國的丞相公叔痤向魏惠王舉薦了商鞅,魏惠王不用,公叔痤又要魏惠王殺了商鞅,以免成為大患,魏惠王都沒有采用。這就是非常有名的“薦賢殺賢”典故的由來。
張儀是魏國大梁人,有心在父母之邦魏國出仕,卻因為孟子之故,不被魏惠王看重,不得不遠走他邦,經過一番曲折,最終去了張儀當初最不想去的秦國。
範睢也是魏國大梁人,卻是被須賈誣陷,差點遭了魏齊毒手,不得不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