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秦昭王冷哼一聲,盯了嬴煇一眼,這才衝蔡澤,道:“蔡澤,接著說。”

“君上,關中水利雖多,不堪關中之用者,不能旱澇保收。”蔡澤的話很驚人了。

“等等。”秦昭王大是驚訝:“修水利者,是為了抗旱,與澇何干?又何以能旱澇保收?”

旱澇保收的難度太大,就是以秦昭王的雄才,也不是敢想,聽了祭澤的話,不能不驚詫。

“蔡澤,你還真敢想。”範睢也是意外。

秦異人讚賞的打量著蔡澤,對於現代人來說,旱澇保收很尋常,這個蔡澤能如此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君上,以臣之見,只要在關中修一條幹渠,再修一些支渠、毛渠,旱時引水灌溉,澇時排水,就能旱澇保收。”蔡澤卻是信心十足,道:“這次,臣特的親自檢視,臣相信能行。”

“若真能旱澇保收的話,大秦之強將是無與倫比。”秦昭王猛的站起身,眼中精光暴射,極是激動。

秦國要統一天下,最需要的就是國力,就是糧草了,若真能在關中實現旱澇保收,對秦國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蔡澤這不是大話,而是事實。著名的“鄭國渠”就做到了這一點。

鄭國渠就是一條長達四百多里的乾渠,和一系列的支渠毛渠組成,是一個完整的集灌溉和排水於一體的水利系統。

在乾旱時,可以引水灌溉;在洪水時節,又可以利用眾多的支渠、毛渠、乾渠排水,從而保證了旱澇保收。

正是因為如此,鄭國渠一成,秦國的實力急劇提升,一舉超過了秦昭王在位的巔峰時期,雄視天下。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在鄭國渠修成之後,就立即發動了統一戰爭,就在於鄭國渠讓秦國無後顧之憂,不用擔心沒有糧草,秦始皇有了足夠的底氣。

“異人,你以為呢?”秦昭王衝秦異人問道,此事幹系極大,不得不問秦異人。

“大父,我贊同蔡澤之言。”秦異人當然知道鄭國渠之事,對蔡澤的話無條件支援。

“蔡澤,你能想到此點,甚好甚好!”秦昭王極是讚賞,一連用了兩個“甚好”,令蔡澤大是振奮。

“不過,是不是可以破土動工,如何修渠之事,需要一名了得的水工來主持,可是,大秦沒有好的水工啊。”秦昭王話鋒一轉,又是憂慮了。

蔡澤的謀劃雖好,卻需要一個了不得的水工來實現,要不然的話,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徒自幻想罷了。

而秦國有的是將領,良工巧匠也不缺,就是缺這種了不得的水工,秦昭王還真的發愁。

“是呀,是呀,這可如何是好?”範睢、白起、司馬梗他們重重點頭,大是贊成秦昭王的話。

“大父,這事不難。”秦異人適時開口,道:“大秦可以張榜招水工。孝公一道求賢詔招來商君這等大才,我就不信,還不招來絕世水工。”

嘴上是如此說,心裡卻是想道:“這個韓王怎不使用‘疲秦計’呢?要是他眼下使用疲秦計,我叫他祖宗都行。”

韓桓惠王用“疲秦計”,派鄭國前來秦國修水渠,想以此來消耗秦國的國力,其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秦國因此而更加強大,韓國滅得更快。

要是這時候韓桓惠王使用疲秦計,派鄭國入秦的話,那就是正中秦國下懷。

“是極是極!”秦昭王雙手輕擊,大笑道:“異人說得好!孝公能招來商君這等大才,寡人又為何不能招來絕世水工?立時向天下張榜,招水工!”

這事決定了,秦昭王又衝秦異人,道:“異人,你再說說練兵之事。”

“大父,生息之事還未完,練兵暫緩再說。我以為,大秦可以興修水利之地不僅僅是關中,巴蜀也可以修水利。”秦異人眼中光芒一閃,盯著嬴煇。

“巴蜀?”嬴煇身為巴蜀的掌控者,一聽這話,如同火燒了屁股般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