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若要成就一統偉業,這些貴族他們是不會甘心的,不會放棄自己手中的好處,罵秦國的就是這些人。”秦異人的眼光很是獨到,道:“對於這些貴族,大秦不必手軟,該殺就殺了。你們這次宣揚,就不對他們下功夫了,而是要把功夫用在國人、庶民、奴隸,還有窮苦出身計程車子、讀書人身上。”

秦國的“虎狼之名”就是山東的舊貴族,那些既得利益者罵出來的,對於那些窮苦的國人、庶民、奴隸來說,秦國是他們的天堂,若是有機會的話,他們一定會趕去秦國。

秦國要想統一天下,希望就要放在他們身上,要爭取他們的支援。只要得到他們的支援,秦國統一天下就是鐵定了。

秦始皇能夠成就偉業,能夠統一中國,能夠打造出中華文明,並不是如後世所罵的那樣,是殘暴不仁,其實秦始皇得到了受苦受難的國人、庶民、奴隸的支援。

這點,在秦末大亂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真正仇秦、反秦的是哪些人?

是張良、項梁、項羽這些六國舊貴族遺老,他們是恨不得秦國立時滅掉。張良的名氣夠大了吧?他卻散財破家行刺秦始皇,因為他祖上“五世韓相”。

劉邦是被逼反了的,他活不下去了。這又是秦國的徭役出了問題,秦始皇可能是失誤,沒有來得及修改秦法導致(關於秦國的徭役,會在相關章節中進一步剖析)。

“公子此言有理,司馬梗佩服。”秦異人把山東之地的社會結構分得很清楚,使得他們宣揚就更有針對性,收效就會更好。

“我把胡風酒肆的論戰臺給你們。”秦異人再給他們一個好訊息,胡風酒肆已經被秦異人包下來了。

“胡風酒肆的論戰臺?好!”胡風酒肆的論戰臺聞名天下,秦異人交給司馬梗他們使用,他們要是還不能幹出一番成績,就太對不起人了。

接下來,就是商議一些細節。現代社會的宣傳是鋪天蓋地,秦異人隨口指點幾句,司馬梗和王綰就是大為震驚,驚為天人之作,把秦異人好一通狠誇。

這餐飯,最後是其樂融融,好象壓根兒就沒有發生不快之事似的。

酒足飯飽,司馬梗滿意之極,與秦異人告辭,帶著王綰,在鐵鷹銳士的護衛下離去。

出了府第,司馬梗回頭打量秦異人府第,笑著讚揚道:“公子不凡!公子不凡吶!”

“公子著實了得,精明強幹,眼光獨到,慧眼燭昭,遠非常人所能及!大秦有公子這樣的王孫,大事可期!”王綰眼中閃著精光,讚不絕口:“只是,他今日對國尉多有不敬,還請國尉……”

司馬梗揮手阻止王綰說下去,笑道:“這事雖對我不敬,卻讓我對公子倍加欽佩!質子就是為大秦拋棄,三載囚禁,那是何等的折磨?誰能沒有怨氣?要是公子不把這怨氣衝我發作,我還瞧不起他!老秦人,豈能不沒有血性?”

“赳赳老秦!”

護衛他們的鐵鷹銳士,眼裡射出熾烈的光芒,大聲響應。

秦人很有血性,要不然,豈能“聞戰則喜”,把上戰仗視為吃肉喝酒般痛快,打得山東六國聞風喪膽。司馬梗這話說到鐵鷹銳士心裡去了,他們親眼目睹秦異人羞辱司馬梗的經過,對秦異人不僅沒有不悅,反倒是更加佩服。

一個人承受了人所不能忍的怨氣,還不敢發作,不配為人,不配為血性的秦人!

司馬梗如此歡喜,不完全是因為他對秦異人大有好感,還在於,眼下的秦國青黃不接。秦昭王固然是一代風雲雄傑,秦國在他手裡發揚光大,甚至稱帝了。可是,後繼無人,秦昭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在餘五十餘年,活了七十多餘。

然而,上天就是捉弄人,他養了二十多個兒子,上百王孫,就沒有一個傑出者,沒有一個能挑起秦國江山的人。

尤其是,眼下的秦國在長平大戰中勝出,統一之路已經鋪就,只需要出個了得的明君,再聚集一批雄傑之士,掃滅六國,成就一統偉業,就是必然之事了。

一句話,秦國太需要一個傑出的接班人了。

至於眼下的秦國太子贏柱,那是聞名天下的“病夫”,體弱多病,能活幾多時日,誰也不清楚。至於他的才幹,更是不怎麼樣,秦昭王立他為太子,是在筷子裡挑竹杆,在矮子裡挑高個,不得不立。

上自秦昭王,下至尋常國人,都不把贏柱當一回事。

司馬梗此次入邯鄲,秦昭王命他察考秦異人的秉性、才華,今天這一接觸,讓他老懷大暢,習慣性的摸鬍鬚,卻是一陣陣疼痛傳來,不住抽涼氣:“噝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