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想要修仙,先學中文(第1/3頁)
章節報錯
關於崑崙大學開放海外通道的事情,可以說是真正的牆倒眾人推。
早在仙運會期間,海外關於靈氣和魔法的討論就已經沸沸揚揚,在魍象妖災和安城龍影事件後,相關話題的熱度不減反增。
這一個春末,修仙者的集體亮相讓世界見識到了真正超凡的力量,整個世界因此波濤洶湧。
這是堪稱是一波始料未及的文化輸出。在民眾眼裡,華國和崑崙大學似乎已經成了超凡的代名詞。
輿論衝擊下,各國不得不趕緊加強國內靈氣開發工程的相關宣傳,以閱兵的勢頭展示本國的靈氣研發成果,比如對靈氣爆發節點的探索進度、公開各種原本該被封鎖的古法發現,以重塑人們對於本國國力的信任。
在這之中,關於普及超凡力量的號召最為有力,但只可惜,海外雖然也在各自的疆域內發現了部分超凡力量的遺留,但基本都是碎片,卻很少有成體系的。
歷史專家認為,這要歸罪於西方社會的“傳承”出現斷裂的問題。
與東方世界大多數一脈相承的文化不同。現今,主導世界的西方體系大多建立在“破壞”的基礎上。
無論是中世紀前的各種分裂和帝國變遷,抑或是後來的啟蒙運動顛覆了傳統的宗教社會,西方人的變革往往建立在對過去的打破之上,社會不斷地被撕裂又重組,就如蛇蛻皮,每一次的重組都是整個社會的重生。【1】
打個比方就是,東方的社會歷史像是一根不斷延伸的長繩,有粗有細但起碼還是成條兒的。
而西方的歷史就像是一盤炒豆,在盤子裡東蹦西蹦反覆橫跳,雖然都是同一個豆莢結出來的,但你永遠不知道這盤豆要蹦到什麼地方。
在過去,這樣的變革模式是相當有優勢的,它讓西方以最快速度甩掉了封建社會的歷史包袱、完成工業的華麗轉身、並始終保持著世界上最旺盛的活力,但到了靈氣復甦這個需要追本溯源的時代背景下,這樣頻繁的歷史變革反而給體系的考據和重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這很好理解,要尋找一根繩子的頭,顯然比整理滿屋子亂蹦的炒豆要容易得多。
如此看來,華國最先擁有成體系的超凡功法,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作為四大古國中唯一一個仍然存活且延續至今的文明,華國別的不說,在歷史積澱上絕對是傲視全球。誰不服,上一本《上下五千年》伺候。
如果國家之間也論輩分,華國應該可以拍拍每個西方國家的肩,呵呵一笑:年輕人,我當年跟你羅馬爺爺隔空打牌的時候,你還在大森林裡追野豬呢。
現在靈氣復甦的時代來了,各個小輩們翻箱倒櫃開始找爺爺們留下的超凡遺物,而華國就慢悠悠地拉開自家抽屜,驚歎一聲:欸喲,我這五千歲的老頭子真是糊塗了,都忘了這還放著個皇家卷宗了。
以上扯遠了。總而言之,在仙運會之後,全世界都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在新興崛起的靈氣領域內,華國不僅第一個掌握了完整的超凡體系,而且搶先擁有了業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資源。
對於各國高層來說,這可不是小事。
現今西方的強盛,很大一部分就依賴於其領先於全球的高等教育,和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各界人才精英,這是比gdp甚至國防軍事都更加重要的競爭力。
靈氣復甦之前,由於各種原因,華國在這上起碼落後了二十年。但現在靈氣領域和崑崙大學的出現打破了過去的一切格局。
這可不得了。各大國立馬都像是被抽了一鞭子似的、快馬加鞭地開始籌備自己的超凡體系。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甚至有幾國已經宣佈要建設本國內的超凡學校,大有要唱白臉的趨勢。
於是各國的人們在期待中等待著,等著世界上再出現一個類似崑崙大學的存在,等著他們想象中的神鳥遞來通知書,至於它是叫霍格沃滋還是別的什麼,那都無所謂了。
結果等了半個月,沒等來新的“魔法學校”的曝光,倒是等來了崑崙大學新一年招生準備開始的通知。
在國內民意的推動下,無數大使前往訪華,意圖詢問那所學校的招生情況。這些行動無疑得到了各國人民的高度關注,但最後他們等來的,是與崑崙大學招生方溝通失敗的訊息。
交涉的具體過程不得而知,總之,結果是,崑崙大學拒絕了加入國際化評判模式、同時拒絕將本國與國際學生區別對待的政策。也就是說,拒絕開啟針對外來學生的特殊通道。
至於各類對外的教學資源,就放在公開平臺上,但外方教育者卻沒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收穫。
據傳,當被問及交涉失敗原因的時候,那位名叫哈里的大使呵呵一笑,一個問題甩到對方臉上。
“請告訴我,如何用英語表達‘急急如律令’?”
......
總而言之,對於海外人士來說,眼下的狀況十分尷尬。
各國自己的超凡教育還是個不知道會不會流產的受精卵,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了。而在華國教育局公佈了崑崙大學的招生政策後,海外一眾人入學的期望似乎也被打沒了。
在海外招生的問題上,崑崙大學堅持一貫的一視同仁態度,不對外國學生設立特別優待、亦沒有其它的為難之舉,入學標準與中國學生完全相同——嗯,中文水平也要求相同。
這一點被海外無數自由主義者抨擊,認為崑崙大學有種族歧視之嫌、認為一所好大學應當堅持真正的平等、不應該區分語言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