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總,您的白鶴書屋要是進駐我們購物中心,租金嘛,免了,永久免費。”

同一時間內,三雲市某別墅主臥室裡關鴻偉一邊擦著頭,一邊朝電話說道,笑容滿面。

關鴻偉不介意這個時間點還在談生意,因為依照現在這個市場行情,能邀請到一家書屋進駐自己的購物商城並不容易。

正在與關鴻偉通話的這位叫胡總的人,正是白鶴股份有限公司的真正掌舵者——胡屹。

白鶴股份有限公司是之前蕭傑讓任天行研究的公司,其屬於“宏豐景順1號基金”的持倉公司,業務涉及服裝零售、餐飲、KTV、圖書出版以及書店等生意。

蕭傑之前所去的白鶴書屋隸屬該公司,只不過白鶴書屋並非白鶴股份的主營業務,在整個青陽也就只有雁子谷附近那家店,唯一一家。

“不只是關鴻地產,其他地產公司如果搞購物中心,對於書店的租金不是打折就是全免。”蕭傑對任天行說。

任天行本想脫口問蕭傑為何會這樣,但他話到嘴邊就停住了。

相比於直接知道答案,現在的任天行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在問問題前主動思索其中的門道。

地產商們對於書店讓利較多,究竟是為什麼?

是因為書店太窮,賺不了什麼錢,因而交不起店租,所以才對其特別寬待?

不,不是的。

若因交不起店租就可以獲得租金減免,地產商撈不著任何好處。

沒人是天生的慈善家,關鴻偉辛辛苦苦建立一個購物中心目的自然是賺錢,他不惜犧牲租金也要吸引書店進駐,希望的也自然是從中牟利。

只不過讓任天行一開始沒想通的是,關鴻偉如何從一家連店租都不一定交得起的書店中獲益呢?

他思考再三,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去看待這個問題,突然,任天行想通了。

一個購物中心內若開設有書店,其文化氣息就會提高,客流也會增多,大家平常不會專門去書店買書,但如果去購物中心買衣服、看電影或者吃飯,途中路過書店,進去看幾眼的可能還是很大了,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長,本來是自己去剁手購物,但只要那家購物中心有書店,便美其名曰——帶孩子買書。

喜歡書店入駐的不僅只有地產商,購物中心裡的品牌方多數也都希望可以和一家書店比鄰而居,如此一來他們不僅可以蹭書店的客流還能順帶沾染一點兒文化氣息,提升品牌檔次,一家有書店的購物中心往往更容易招商。

所以,對購物中心而言,書店是在餐飲服務之外最適合引進的業態。

關鴻偉這樣的地產商實則是書店進駐商場後享受複合人流紅利的最大受益者,因為是他把書店單一的購買型消費變成體驗型消費、審美型消費以及生活方式型消費。

想明白了這點,任天行立刻把自己的分析過程告訴蕭傑。

從蕭傑嘴角勾起的弧度中,任天行知道這次自己判斷對了。

“其實你很聰明,自己多沉下心來思考,很多問題的答案你都能想通,只不過你很少對自己提這樣的問題。”蕭傑一語點破了任天行的軟肋。

任天行點頭如搗蒜,他朝窗外瞄了一眼,遠處的倪蝶依舊跟打了雞血一樣在鏡頭前直播,好幾個助理站在旁邊隨時遞貨,隨時撤貨,非常繁忙。

任天行判斷倪蝶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結束,於是朝蕭傑請教道,“蕭總,您之前說我的行業分析報告只能拿60分,可以告訴我怎麼才能拿100分麼?”

蕭傑看著任天行真摯的目光與黑得都有些發藍的眼圈,即便此刻他沒啥精力教書育人,但都不得不因感動而對眼前這個年輕人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