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的獨白(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本章內容與正文無關,大家可以選擇性進入。
1、關於“倪蝶”角色名的由來。
有些讀者深度懷疑上雪用“倪蝶”這個名字一定是別有用意,畢竟諧音確實有些坑爹。
你們不說上雪還真沒意識到,不過真不是別有用意。
由於上雪作為一個作家,慵懶程度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就連角色名字都不會自己親自想。
上雪每次開新書,就在微信讀者群裡吼一嗓子,然後廣大讀者就會自發給上雪提供角色名。
關莎、蕭傑、任天行、倪蝶、杜晶……這些名字都是我可愛又聰明的讀者給我的,很多還是讀者本人的真名,就連雲夏白,葉桃渡這種名字也不例外。
我知道我的讀者想火,上雪也想火,大家互利共贏,要火一起火,這麼好的運營模式不用白不用。
2、關於連續30天日更3000字。
慵懶的我再次做到了連續30天日更3000字,上雪自己都快感動哭了。
為什麼人這麼懶還能做到這樣?
完全就是為了讓這本書的廣大投資者能夠賺到應有的收益,要不我沒公司沒老闆更沒人給我發工資,我一年兩年三年地慢慢寫不行麼?
說到更新字數,上雪突然回想起2017年的夏天,自己剛剛開始嘗試寫的時候。
你們可能不相信,那時的我寫2000字,用時不是4小時,而是4天。
也怪高考之後上雪就拋開了遣詞造句,工作數年後,突然就想寫點故事給別人看,圓自己小學時候的夢想。
上雪以為寫故事很容易,但真當我坐在電腦前,一個一個字敲出來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步履維艱。
當時朋友還笑我說,“上雪,你4天才寫2000字,怎麼當網文作家?人家網文作家都是一天上萬字的好嘛!”
我當時滿臉發囧,因為我確實對國內網文市場沒有一丁點兒瞭解。
在上雪我寫第一本書之前,我沒有看過任何一本網路,其實直到現在我也不覺得我寫的是網路,雖然我現在如果寫的順,也可以一天10000字,並且質量不下降,但那隻不過是我不斷的訓練的結果。
上雪確實一隻在調教自己的大腦,因為我知道我是人類,人類的大腦只要經過長期訓練,都可以達到一個特定的高度,很明顯我的大腦被調教得不錯,它讓我從一個4天只能寫出2000字的菜鳥,變成2019年一年怒寫132萬字的高產作者。
上雪一直在寫我想寫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在一開始其實並不像。
前不久有一個以前做出版,現在是影視製作人小姐姐跟上雪說,你得把專業、行業的內容都寫淺,才會有更多人成為你的讀者。
類似的話上雪兩年前也聽過。
實話說,兩年前我對這樣的話是很不屑的,因為我覺得犧牲專業度簡直是侮辱我的個人水平。
書寫淺了,上雪總覺得會愧對領導的對我的栽培、愧對老師對我的教誨,更愧對父母以前給我買的那一櫃子又衣櫃子的書。
但後來上雪仔細一想,如果我寫100%的專業,最後只有100個人看,不如我寫30%的專業,有100000人看,這樣至少我可以把這30%專業部分多輸出給99900人。
當這1000000人成為我的讀者後,上雪可以一本一本的寫,每本書都多輸出30%的專業知識,最後不也自然而然寫滿100%了麼?
所以吧,上雪用自己的踩坑經驗告訴大家,如果想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還希望以此成功,就要學匯適當變通,學會曲線救國,寫作這件事,完全可以在滿足更多人愉悅感的同時,也滿足上雪我自己的私慾。
當然,上雪的讀者群,有很多好學愛思考的小盆友,他們巴不得上雪把寫成大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