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3/3頁)
章節報錯
她與那人雖僅有一面之緣,但依舊記得那夜一盞明燭映亮西窗,當日披甲還朝英武無雙的男兒倚在榻上,病顏惹人嘆,沉鬱寄眉間。一瞥之緣,她已看得出他心志必堅,其情必絕。
為明志而不懼自戕之人,性情中多帶有幾分決絕,正應了那句“世間重情之人多是絕情人”之言。
那人志在報國時可不懼自戕,志在復仇時想來也不懼弒君……
風過深巷,低嗚不止,悠長如嘆息。
一聲拳音傳來,打斷了姚蕙青的思緒,血影收回砸到牆上的拳頭,忍下了去城外報信的念頭。他一走,這些婦孺就只能靠綠蘿一人保護,綠蘿必以蕭芳為先,其餘人難以自保。再者,報信也沒用,御林軍人少,把守城門和護衛百姓分出了不少兵力,主子即便得知有險,可調之兵也不多,即便以神甲軍與西北軍周旋,可偷襲後方的禁衛軍如若改殺御林軍的家眷,大軍必亂!
嘖!要出城還真不易!
“那密道可還有其他出口?”姚蕙青問。
“有!”
“幾處?都通往何方?”女子的目光明靜如湖,風欲動,而湖波不生,“我有一策,雖無把握,但可一試!”
……
一盞茶的時辰後,榮記古董鋪裡,楊氏帶著崔靈崔秀兩個小丫頭在門外望風,屋裡透出的燭光照見門階上未乾的血,滿院屍體盡在眼底,兩個小丫頭緊緊地抓著楊氏的衣袖,一聲不出。
屋裡,殘桌上鋪開了一張沁著血色的黃紙,紙上墨跡未乾,畫著一條密道圖。圖畫粗簡,只能看出密道出入口及岔路所通之處。血影紮在女子堆裡,把密道圖推給了姚蕙青,道:“院子裡的屍體已涼,底下的兵馬恐已走了半程了,我們得快!”
密道口開著,他剛剛察看過了,裡面果然進了人,但不知有多少,門前的血還沒幹,但屍體已經涼了,底下的人腳程若快,少說走了半程了。
“那得看駱小爺的了。”姚蕙青抬眼道,“速去傳信,讓人執都督府的腰牌到盛遠鏢局,請萬鏢頭帶鏢師分三路救駕!這裡有兩處岔口,正居密道中段,鏢師可分兩路從中而入,以聲響將禁衛引來,拖延禁衛出觀音廟的時辰!密道幽窄,兵刃相拼難以施展,必不會有大傷亡,禁衛軍有無需多久便會看穿鏢師的目的,他們有軍令在身,不敢久戰,定會速退,因此還請剩下那一路鏢師速到觀音廟埋伏,敵多我寡,無需死拼,密道口狹窄,進出受限,因此若以迷藥攻之,則可以奇招制敵!”
一計獻罷,眾人皆目露贊意。
姚蕙青曾救過暮青,但那夜的泰然自若並未給血影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直到此刻他才認真地看了眼姚蕙青,心中對暮青那句軍師的評價有些信服了。
盛遠鏢局!他怎麼就沒想到?
盛遠鏢局乃江北第一鏢局,鏢師皆是江湖人士,人數眾多,且武藝高強,他們若肯幫忙,那是再好不過。虧姚蕙青連盛遠鏢局裡有那好使的迷藥的事都記得,天底下最聰明的女子是不是都聚到都督府了?
都督對盛遠鏢局的二當家有再造之恩,想來他們不會拒絕——當然,也由不得他們拒絕。
血影眼底掠過狠辣之意,聽姚蕙青又開了口。
“待駱小爺傳信回來,我等便進密道。觀音廟離城門最近,我們最好能從觀音廟出去,若走其他岔口,趕往城門的時辰裡恐生變數,為防拖累聖駕,我們最好能從觀音廟出去,因此那邊的戰事不可拖得太久。密道里不知進了多少禁衛軍,但能預見的是藥攻難制眾敵,禁衛軍如若退避,定與緊隨其後的兩路鏢師再戰於密道中,一時半會兒恐怕難有勝負,出口一旦被堵住,我們是出不去的。因此,駱小爺還需再傳一信,稟知聖上,望能出兵入觀音廟,與鏢師兩面夾擊,此戰可勝!這時辰裡隨軍南下的百姓應該也到了,我等一出觀音廟,聖駕便可出城了。”
姚蕙青說罷,將密道圖收起,湊近燭火引燃。聖上雖然要棄城而去,但盛京城裡的人不可能都撤走,總會留些人下來用做密探以圖日後,因此駱成應當能將信兒傳出去。
事不宜遲,計策一定,血影即刻便出了房門,悄無聲息地沒入了夜色中。
楊氏帶著兩個女兒退進屋裡,綠蘿到門邊把守,眾人暫等。
“你讀過兵書?”等待的時辰裡,蕭芳問道。
姚蕙青笑了笑,“淺計罷了,我哪知兵策。”
她爹雖是武官,可兵書皆在書房裡,她一介庶女哪裡能讀得到兵書?只不過是困於閨閣,終日無事,心思比旁人細些,思慮得周全些罷了。
“女子若真能出仕為官,天底下的謀士恐怕多不及你。”蕭芳面色依舊冷淡,卻難掩欣賞之意。她也是將門之後,從未讀過兵書,便沒有姚蕙青這般聰慧,同是多思之人,她心中的多是憂思,今日一較,倒是落了下乘。
屋裡再無人說話,血影來去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一回來便道:“走!進密道!”
眾人忙出了屋,往後院庫房去了,姚蕙青走在後頭,抬頭望了眼天色,心莫名有些慌。
變數她應該都思量到了,望能順利吧……
人事已盡,剩下的,只能是聽天命了。
------題外話------
次章14號更,下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