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閱兵大典!(第1/4頁)
章節報錯
元隆二十年三月三十日,晨。
水師大營裡,大澤湖岸的坡頂修築了高臺,大興元隆帝邀大遼真武帝登高臺,同賞大閱盛典。文武百官以元相國和元修為首,分坐高臺兩側,坡上旌旗獵獵,御林軍、西北軍分列南北,披甲執刀,高居馬背,昂首北望。
北邊築了座方臺,臺上軍師執旗,揚手一揮,身後一名小將見旗而動!
戰鼓擂響!
一聲鼓,響若雷震雲霄,南邊湖岸遠處隱聞腳步聲。
陽春三月,崖高湖青,水天一色,一軍自湖道灣處行來,銀甲青袍,銀槍戰靴,遙遙望去,若白日天降神軍。湖岸嫩草新發,戰靴碾著沙石,一步一踏,一踏湖波一驚。
大軍尚在遠處,軍步聲齊若擊鼓,不見細容,只聞戰靴之聲,騰騰戰意已動軍營!
江北水師建軍一年,將少兵新,軍袍服制不似天下三軍常穿的黑袍,而是天青戰袍,若萬里青雲,若湖海波青,行軍時銀甲若白浪,不愧為水師!
二聲鼓,勢若猛獸嘯江,水師漸近。
只見三列大軍並行於岸,中列齊扛一杆雲天大旗,左右兩列聞鼓揚槍,紅纓烈如流火,銀槍似箭,勢如破日。
三聲鼓,威如鐵築山河,水師已至高臺前。
停步,轉身,收槍!靴聲震耳,袍甲掠過眼前若風推水波,齊整,驚心的齊整!
大軍立定,中列扛旗而出,行出十步,定身立旗,一杆雲天大旗立在高臺前正中央,旌旗獵獵,青旗白浪迎風而展,氣勢如虹——江北水師的軍旗!
高臺之上,文官屏息,武官握拳,禁不住振奮激動。
北邊築臺上,軍師再次揚旗,戰鼓擂起,急若奔馬。遠處卻無馬群齊出,唯見一匹戰馬馳來!馬蹄踏著湖岸,奔聲如海浪淘沙,急如白電,快得模糊了馬上人影。
好一匹神駒!
神駒馳到不過片刻,到了高臺前卻不停蹄,馬背上的人直躍而下,任馬馳衝而去,但見塵揚如匹,散開後見一人跪于軍旗之前,雪袍銀甲,垂首抱拳,揚聲道:“微臣江北水師都督,恭祝吾皇聖安,萬歲萬萬歲!”
一聲落下,大軍齊跪山呼。
“萬歲!萬歲!萬歲!”
呼聲貫耳,軍威錚錚,山呼聲落,餘音不絕。
步惜歡高坐上首,目光暖柔,聲音依舊那般慵懶,“愛卿平身,這一年日夜勞苦,水師有如此軍威,愛卿功不可沒。”
“微臣得沐皇恩,理當鞠躬盡瘁,不敢言苦。”暮青垂首道,今日有他國帝君及使節在場,事關國禮,平時她和步惜歡在一起時怎樣隨意都無妨,今日不可。
步惜歡卻聽得渾身彆扭,就差掉一地雞皮疙瘩,沒好氣地道:“愛卿快別拘禮了,怕是百官這會兒跟朕一樣,聽著都難受。平身吧!”
這話說到了百官的心坎兒裡,聽見剛才的話,不知多少人心中生疑,以為高臺下跪著的是個冒名頂替的貨,但見暮青起身時目光冷寒唇抿如刀,百官才把一顆疑心放進了肚子裡。
不是冒名頂替的,是那活閻王。
暮青起身時,身後的大軍也跟著起身,昂首挺胸,軍威肅然,目光似鐵。
高臺之上,眾多目光落在暮青身上,有幾道的意味別有不同。
暮青一眼掃過,見步惜歡坐於上首,下首左右都有人,她的餘光瞥見左側的人很少,心中便知道這邊坐著的是遼帝和大遼使臣,因此她看都沒看左側,直接便看向了右側。
文武百官坐了三排,元修身居首列,侯袍加身,人清瘦了些,眉宇間鬱色沉沉。晨光薄淡,灑在男子的眉宇間,朗朗之氣已如往昔,而今沉鬱難化,更添霜色。
兩人遙遙相望,目光相接,她的憂色深深,他的猶如沉淵,濃烈,複雜。
一年未見,她依舊那麼直白易懂,他卻難再回到當初。
巫瑾也在首列,去了趟西北,他卻未沾半分邊關苦寒之氣,依舊那般清冽出塵,一身雪袍,一派南國風姿。
暮青望向巫瑾時眸中生了些暖意,此時此地不便敘舊,她只朝巫瑾頷首致意便算作罷。
與元修和巫瑾目光相接只是一瞬的工夫,北邊築臺上,韓其初再次揚旗。
暮青北望,一道目光釘在她的背影上,肆意,懊惱,森然,興味,同樣複雜。
他已稱帝,可這女人,還是這麼輕視他!
這時,戰馬長嘶之聲傳來,暮青翻身上馬,坐到馬背上時,軍號聲已從南邊傳來。高臺前的大軍隨暮青轉身,戰靴在沙石上碾過,並腳踏地,聲齊如雷,似為駛進湖面的戰船擂響第一聲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