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謝恩起身,季延偷偷抬眼,見步惜歡牽著神駒過來,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聖上喜穿紅袍,此乃滿朝皆知的事,可是今兒連裡襟都是紅的,簡直跟喜袍差不多!這也忒不講究了,哪有人家成親,賓客穿著喜袍來新郎倌兒府上喝喜酒的?

到底誰是新郎倌兒?

季延偷偷拽了拽暮青的衣袖,擠眉弄眼地給她使眼色——你不是向來不懼君威?趕緊的,把聖上攆走,免得一會兒拜了堂揭了蓋頭,你那倆如花似玉的媳婦看上了聖上,真跟人跑了!

暮青全當沒看見,步惜歡的心思,沒人比她清楚。

步惜歡瞥了眼季延的手,漫不經心,眸底卻浸著涼意,看向暮青時目光幽幽的,笑問:“吉時將至,愛卿該去迎新人了。”

暮青看著步惜歡遞來的韁繩,拒絕接過來。她並不是真的娶妻,婚事從簡,姚蕭二人就在都督府裡,她騎著馬從閣樓到東院去?她看起來像是會做這麼滑稽無聊之事的人嗎?她根本就沒打算騎馬,因此也就沒有裝扮卿卿,可是此刻卿卿被步惜歡牽來,腦門上扎著朵大紅綢子綁成的花,好好的關外神駒成了匹滑稽的醜馬,這風騷的格調,一看就知道兇手是步惜歡,除了他,卿卿也不會讓別人近身。

她知道從她說要娶妻開始,他就泡在醋缸裡,可是欺負一匹馬算怎麼回事兒?

暮青不知該氣還是該笑,對於步惜歡的醋意,她實在不知如何安撫,想著他今日應該會在府裡留到晚上,而眼下府裡的人都在等著她成親,於是便將心思收起,先辦成親的事。

“微臣身不嬌體不貴,幾步路無需騎馬。”暮青拒絕騎馬,掙脫季延的拉扯,先一步往東院兒去了。

東院兒裡,幫兩個新娘子梳洗打扮的除了楊氏,還有步惜晟的孀妻高氏帶來的婆子丫鬟,暮青沒請朝中的賓客,唯獨請了高氏,這是念在她上回送人參燕窩來的情分上才請的。上回到都督府裡探望暮青的人,今日能來的只有高氏。元鈺上次來府裡時,暮青看出她想去見元謙,派人報知了華郡主,華郡主命人將她嚴加看管在了相府裡,元謙的行蹤一日不明,元鈺只怕就難出府。而盛遠鏢局的二鏢頭和魏卓之還在江南,因此今日只有高氏能來都督府。

院子裡停了兩頂花轎,姚蕙青和蕭芳原本都覺得不必坐花轎,奈何楊氏不知成親之秘,說兩人是聖旨賜了婚的,哪有不坐花轎之理,即便是在都督府裡成親,該走的過場也要走,她領了都督之命操辦婚事,不能委屈了兩位夫人。

兩人無奈,只好由著楊氏安排了。

蕭芳喜靜,婆子丫鬟們將她打扮好後就退了出去,一群人都聚到了主屋裡,暮青來到院外時,屋裡歡聲笑語不絕。

“喲!新郎倌兒來了!”楊氏出來瞧見暮青,剛說了一句話,抬眼看見了步惜歡,忙出門跪迎聖駕,屋裡的人聽見聖駕來了,也趕緊出屋跪迎。

“平身吧,今兒不必拘禮。”步惜歡的目光在高氏身上落了落,淡聲道。

院子裡的人謝恩時,暮青轉身看了眼步惜歡,見他眸中略有暖意,心裡便跟著暖了些。恆王府裡沒什麼好親戚,好歹有高氏這個長嫂,能填補一分缺失的親情。

一分雖然太少,但也好過沒有。

“多謝夫人今日過府幫忙。”暮青對高氏頷首致謝,神情語氣都多了分和善。

“這些都是女人家的事,能幫上都督的忙,妾身高興還來不及。”高氏笑道,她夫君剛過世不久,家有新喪,本該避著嫁娶的喜事,免得給人添晦氣,可都督府派人到府裡相請,楊氏說都督不喜府裡進些信不過的人,不打算請外面的婆子進來伺候新娘子,想來想去,在盛京城裡也就只有宣武將軍府說得上話,於是就命她來請了。楊氏還說,都督是仵作,不懼晦氣,前些時日府裡還給老夫人出過殯,也算新喪,因此兩家有新喪的人來往,也就無需避忌什麼了。她一聽,也是這理兒,於是便帶著丫鬟婆子到府裡來幫忙了。

“新娘子都打扮好了,吉時也到了,既然都督來了,那就請新娘子上花轎?”高氏回頭看了眼楊氏。

“好!”楊氏笑著應了,揚著帕子在門口高喊一聲,“吉時已到,新娘子上花轎嘍——”

沒放鞭炮,也沒有吹打喜號聲,只聽兩個屋裡一陣兒歡聲笑語,穿著喜服蓋著蓋頭的姚蕭二人就被各自的丫鬟扶著走出屋來上了花轎。季延和侯天湊在門口,帶頭鬧花轎,暮青沒騎馬,只步行在前引路,兩頂花轎在後面跟著往花廳走去。

這場面怎麼看怎麼彆扭,到了花廳拜堂時,兩條大紅綢子,新郎倌兒一手牽了一端,左右兩旁都是新娘子,只不過一個站著,一個坐在輪椅裡。

步惜歡高坐上首,端著茶盞低頭品茶,聽著花廳裡的鬨鬧聲和道喜聲,眉頭幾不可查地蹙了蹙,拜堂時也沒抬眼。

暮青心裡也覺得彆扭,但時局所需,實乃無奈,她將步惜歡的神色看在眼裡,一屋子的鬨鬧聲全然不在耳中,待禮成之後,姚蕭二人被送回東院,都督府的前廳裡開了喜宴,備宴之時,暮青把血影喚了過來,在他耳旁吩咐了一番,道:“速辦!辦好了之後,把東西都送進閣樓外的廂房裡,別讓你主子瞧見。”

------題外話------

看了下評論,笑哭,新版客戶端簡直是沒有優點的趕腳,已經整理下來了,會一起反映上去的,妞兒們辛苦了~

雙十一有誰剁手了?反正我是剁了,在敗了520大洋以後剁的。

……

←、←都督趕在雙十一娶妻,太划算了有木有,娶一送一,月票有投一送一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