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天下寒門之首(第2/2頁)
章節報錯
餘氏的靈柩還停在都督府裡,七日過後,暮青回城親自送餘氏出殯,回城前轉道去了趟大寒寺,想見見大寒寺的方丈空相大師,請大寒寺派人在出殯那日為餘氏做場法事,但她剛敲開大寒寺的門,上回夜裡出門來迎她和步惜歡的小和尚便在門內等她了。
“施主,方丈一個月前閉關靜修,閉關之前曾有法旨傳與小僧,讓小僧今日此時在此門後等待施主,並轉告施主,寺中僧人明日即到。施主公務繁忙,可不必進寺,就此回府吧。”
暮青還沒開口,小和尚就把話說了,聽得她愣了半晌,下山前回頭看了眼寺門,暗道那老和尚成精了不成?
次日一早,大寒寺裡的僧人們真到了都督府,在靈堂裡做了場法事,出殯時,送喪的人馬特意從姚府所在的那條長街上走的,走過姚府門前時,姚府大門緊閉,小廝從門縫裡往外瞧,見大寒寺的僧人們走在前頭,一路誦唸經文,瞧那送喪的隊伍,當真是二品將軍府的老夫人出殯的規格。
姚府怎麼也沒想到,府裡剛剛將姚蕙青逐出宗族,朝中次日就下了賜婚的聖旨。姚府剛在城門口被都督府的婆子打了臉,次日又被朝廷扇了臉面,姚家的人在內城外城都丟盡了,姚仕江幾日沒回驍騎營,稱病在府裡休養。但休養也沒能靜心,餘氏出殯竟專挑著姚府門前過,誦經之聲傳進府裡,府裡的夫人小姐們險些絞爛了帕子。
姚蕙青先是有被抬進侯府的好命,後又命大沒死在斷崖山上,好不容易她不知廉恥被逐出了府,竟得了聖旨賜婚之榮,連她那寒門出身死了七年的娘出殯都能請大寒寺的高僧!
大寒寺乃大興國寺,方丈空相大師更是一代高僧,除了王侯公卿的府第,哪家請得動國寺高僧?
盛京城的百姓信佛,見都督府的送葬隊伍裡有國寺的僧眾,皆在長街兩旁靜觀目送,為餘氏祈福,不為別的,就為她是寒門百姓家的女兒。
楊氏前些日子在城門口的話起了良效,大興建國六百年,士族門閥霸佔朝堂,寒門子弟求仕艱難,空有一身才學卻報國無門。暮青出身賤籍,年少高官,乃前無古人之輩,當為天下寒門子弟之首,而她今日為餘氏出殯之舉也堪為天下寒門之首。
望山樓裡的學子們聚到街上,自五胡使節出京前夜在望山樓裡一辯至今,暮青再未進過望山樓,但學子們仍然記得那夜的深刻之言,日日盼著她去,奈何她太忙了,連回府的時間都少,莫說去望山樓了,於是學子們只好與崔遠結交。
今日雖只是遠遠望著,倒可一觀天下寒門之首的風姿。
這日,城門口的長街兩旁擠滿了人,都督府送葬的隊伍走過長街,萬民目送,長街兩旁悄無聲息。
初夏的風吹出城門,大寒寺裡,一間禪室的門開著。
本應閉關的空相大師靜坐在禪室裡,仰頭望向庭院裡的一棵老檀樹,風過樹梢,檀香滿園。
老和尚低低唸了聲佛號,聲音蒼老,如庭院裡的風,“天下之風,終變了……”
*
這日,餘氏葬在了城外選好的一座小山向陽處,青山綠水,景緻靜美。
而葬了餘氏後,暮青又回到了水師大營裡,把操辦婚事的事都交給了楊氏。姚蕙青和蕭芳都已進了都督府,無需暮青再騎著高頭大馬走街過市的去接新娘子,她只需從後院閣樓走到東院兒,把人接到前院去拜個堂,這婚事就算辦了。
成親那日,滿朝文武,暮青一個也沒請,只是都督府裡裡外外張燈結綵,自己人熱鬧熱鬧便可。
但府裡還是來了兩個不請自來的傢伙。
鎮國公府的小公爺、驍騎營將軍季延。
還有,聖駕也到了。
------題外話------
今天看見不少妞兒說,閱讀的章節順序出了問題,這是客戶端改版的BUG,已經反映了,會盡快修復。
這兩天發現客戶端新版本的問題不少,大家還發現了別的問題嗎?或者有什麼閱讀上的不適感,出來說一下,我把問題集中一下,反映給客戶端的工作人員。
這事兒一定不要憋著不提,這也是為了大家以後用起客戶端來更舒服一些。
來吧來吧,給客戶端的新版本找找BUG,提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