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建國六百餘年,高祖以汴州為根基打下天下江山,後定都盛京。

晨陽初升,白雪皚皚覆了城壕,萬丈金輝裡坐著巍巍古城。

天剛破曉,城門便開了,錦毯鋪過金橋,迎將士披甲凱旋!

元修率文武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偏將與中郎將共十名將領,領親兵五千穿戰袍騎戰馬,過金橋,進城門,入長街!

長街上百姓如潮,龍武衛執腰刀列兩旁,茶樓酒肆、銀號當鋪、客棧雅莊,皆被擁擠的百姓堵得看不見了門臉。臨街窗子皆關著,窗後卻見人影綽綽,淡淡的脂粉香自窗縫裡飄出散入長街,只為尋那十年春閨夢裡人。

那人端坐神駒之上,簪螭虎雪冠,穿鮮袍銀甲,挽神臂烈弓,長弓殺氣凜,銀甲雪霜寒,映那人眉宇星河朗朗,乾坤坦蕩。

那人身後,猛將相隨,面龐如刀刻,目光藏劍,威凜如虎,唯後方一員小將略顯單薄。那小將舞象之年,簪蒼鷹雪冠,穿白袍銀甲,踏鷹羽戰靴,不過少年郎,卻披五品甲!少年跟隨在末,身雖單薄,氣度卻如莽莽北原裡紮根的青竹,清卓堅毅,不可摧折。

少年身後,五千精兵相隨,馬踏青石,軍容齊整,甲冑寒徹,腰間長刀未出鞘,風裡卻似有殺音。

長街寂寂,百姓無聲,原為看熱鬧而來,如今卻人人繃著心神,大氣不敢出。

風蕩長街,將士還朝,如一把出鞘利劍,蕩盡六百年古都富麗靡靡,豁開一路沙場征戰波瀾壯闊。

西北軍!

戍守國門的戰神們,凱旋歸來!

沿街百姓無人出聲,不約而同地以靜默目送將士們入城門,過長街,走荊道,鞭炮未響,獅龍未舞,戲班未唱。這一日,盛京原本該有的熱鬧場面皆未有,只因無人想堵住將士們還朝的路。

宮門前等候的禮部官員迎到人時頗為詫異,時辰竟比預計的早了不少。

將士下馬,東門大開,元修率五千將士入東門,過景門,上乾華門廣場,列高階之下。

有宮人自乾華殿出,手捧聖旨高聲宣誦,宣聖上仁德,頌邊軍之功,十年之功,一一細數,將士跪聽,高呼精忠報國誓。

聖旨宣誦罷,宮人將聖旨奉去一旁,此道頌功之旨今日將同封賞的聖旨一道兒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北邊關,下到仍在邊關鎮守的將士們手中。

“宣西北軍將領進殿——”

宮人長聲喝報,元修率眾將士謝恩起身,五千精軍立於廣場,將領隨元修上玉階,步步登高,披甲入殿!

殿中天子高坐,百官肅列,眾將領入殿而拜,宮人將聖旨一展。

啪!

將士垂首,聽封!

“西北軍大將軍元修,固關城,戍邊防,外抵胡虜,內剿馬匪,定國安邦,忠烈蓋世,封一等鎮軍侯,賜良田萬畝,金銀萬兩。”

“西北軍鎮國將軍顧乾,忠君報國,戍邊半生,封一等忠勇伯,賜良田萬畝,金銀萬兩。”

“西北軍驃騎將軍魯大,英武果敢,勇冠三軍,封二品鎮西將軍,賜良田三千畝,金銀三千兩。”

顧乾和魯大等西北軍將領皆未還朝,封賞聖旨當殿宣讀後還要加急送往邊關。十年戍邊,西北軍將領皆有封賞,宮人宣旨之聲如潮,一波接著一波,傳出金殿,廣場上空如聞雁鳴。

“西北軍左將軍王衛海,封三品平西將軍,賜良田千畝,金銀千兩。”

“西北軍右將軍趙良義,封三品安西將軍,賜良田千畝,金銀千兩。”

……

封賞按品級自高而低,先封了西北軍老軍將軍,再封新軍!

新軍六月徵自江南,九月抵達邊關,至今半年時日,多於石關城內練兵,小規模參加過邊關戰事,有功者尚不足以封將,卻有一人出身寒微,短短半年時日,受封五品!

此人此時正在殿上!

那人跪於最末,恭肅垂首,不見面容。

宮人執旨,不知是念久了嗓子疲累還是口乾,竟破了嗓音,“西北軍英睿中郎將週二蛋!”

嗓音一破,分外刺耳,百官皆似被這尖利之音刺著,齊齊蹙眉,先望跪著的少年將軍,再望那宮人,皆以為聽錯了。

村野之名,也能登金殿入聖聽?

“西北軍英睿中郎將週二蛋,斷奇案定軍心,破機關救新軍,戰馬匪護百姓,入敵營救主帥,實乃智勇雙全,無愧英睿之號!封西北軍左將軍,賜良田百畝,金銀千兩,欽此——”

封將聖旨就此讀罷,眾將領旨謝恩,帝道平身,眾將起身,百官齊望暮青。